🍳习言道 | 下一站深圳,习近平说这座城市是“一个奇迹”🐷

发布时间:2025-11-02 06:12:35 来源: 顶端新闻

  

 

  中新网11月1日电 题:下一站深圳,习近平说这座城市是“一个奇迹”

  当地时间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道主交接环节,宣布中方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深圳地处太平洋沿岸,几十年间从一个落后的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重要窗口。”

  在东道主交接环节上,习近平主席这样介绍深圳。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5年前,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也曾用“奇迹”来评价深圳发展。

  深圳,是开放之城。

  深圳经济特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开篇杰作。

  从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设立,到2020年党中央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再到今年6月,中办、国办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赋予深圳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新任务,深圳始终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

  2024年,深圳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重返中国内地“外贸第一城”,其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例高达62%,出口规模已连续32年居全国第一。

  “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10月31日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阶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铿锵有力的话语,表达中国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

  深圳,是活力之城。

  今天的亚太,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占世界经济总量逾六成、贸易总量近一半,成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板块。

  深圳则为亚太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鲜活注脚:从一个鲜为人知的边陲小镇,蜕变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2020年10月,在参观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展览时,习近平总书记感慨万千,“40多年前,我来深圳,去中英街,看到两边差距确实太大了,一边是破烂木板房,一边是带空调的气派小楼。当时就感觉到老百姓有着强烈的改变生活和命运的愿望。”

  40多年沧海桑田,深圳GDP从1980年的2.7亿元成长到2024年的3.68万亿元,从“三天一层楼”到“日均数百项专利”,深圳持续书写着城市发展的“奇迹样本”。

  每6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平均28.5秒就能产出一部手机,每两分钟就有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如今的深圳,用实力彰显着中国经济的活力与动能。

  深圳,是创新之城。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快速发展,为人类社会开辟了新前景。

  “抢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机遇,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主席在11月1日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鲜明指出,“人工智能对未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面向未来,深圳有实力,也有底气:260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6家独角兽企业,34家机器人上市企业、9家独角兽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形成强大的产业集聚效应。

  活力与开放、开拓与创新,深圳特殊的城市气质与APEC所倡导的亚太合作愿景同频共振。

  “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但它的块茎始终长在根基位置。”习近平主席曾以“地瓜”为喻,道出中国与亚太的关系。

  从2001年的上海,到2014年的北京,再到2026年的深圳,三次担任APEC东道主,中国始终是亚太合作的积极参与者与重要贡献者。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下一站深圳,中国领航亚太合作,众行致远。

  |出品人:俞岚

  |总策划:周锐

  |统筹:马学玲 阚枫

  |执笔:李京统

  |校对:孙静波

  |视觉:张舰元 倪雯冰

  |中国新闻网“习言道”工作室出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