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营乌镇峰会安保:交警机器人上岗执勤 “空中之眼”全天候守护水乡🖐

发布时间:2025-11-04 14:31:03 来源: 环京津网

  

  11月3日,浙江乌镇,世界互联网科技馆内,嘉兴市公安局“嘉警·蓝盾”第五次产品发布会正在聚光灯下举行。6款由基层民警自主研发的警务科技产品集中亮相,涵盖民生服务、实战赋能等多领域。

  随着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临近,科技赋能实战的创新成果,正持续融入这座千年水乡。记者走出发布厅,深入乌镇的大街小巷与流水桥头,实地探访这些科技产品如何从概念走向实战,为这座互联网名城织就一张无形而坚实的安全网。

  发布会现场:科技赋能,让警务创新“触手可及”

  “过去处理一起伤人事故,当事人要在医院、交警队、保险公司来回跑,现在一部手机就能搞定。”发布会现场,研发民警的这句话,道出了“嘉警云处助手”为民生带来的改变。这款专为伤人交通事故设计的全流程线上平台,打通了数据壁垒,将事故处理周期从50天大幅压缩至20天,群众满意度达100%。

  紧接着,一阵轻微的嗡鸣声吸引了全场目光——只见一台比手掌还小的无人机,从民警掌心稳稳起飞。

  “这款‘无人机智绘’系统,核心就是‘小无人机+平板+智能系统’的组合。”海宁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海洲中队副中队长徐耀现场讲解。这台仅重192克的无人机,让一线民警无需专门考证即可快速上手。“依托高精度航拍与AI图像识别,我们实现交通事故现场10分钟内自动生成标准化图纸,勘察效率提升70%以上。”

  听着讲解,看着平板电脑上随着民警口述自动生成的标准化现场图,科技赋能警务所带来的“精准”与“高效”显得尤为直观。

  乌镇街头:智慧交管,“未来执勤”模式已上线

  发布会的科技热度未散,我们随即转入乌镇街巷验证实效。

  在云享路与智程路交叉口,一名身高1.8米的“特殊交警”——轮臂式交通指挥机器人,正不知疲倦地以标准手势引导车流。据悉,它最高时速达6公里,续航超过7小时。

  “在大会正式开幕后,面对瞬时激增、不均衡的车流,传统人工指挥难免顾此失彼。但现在,我们尝试用机器人来辅助执勤。”桐乡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副大队长宋扬介绍,这款机器人不仅能复刻交警动作,更能与信号灯联动,实现智能分流。

  “它不仅能获取当前路口的数据,更能掌握上游、下游多个方向的实时车流,因此能比人工更精准地判断哪边流量更大,从而实现动态分流与智能劝导。”宋扬说。

  那么,当机器人指令与信号灯指示不一致时,该听谁的呢?宋扬明确解答:“路面指挥的最终决策权仍在民警手中,机器人现阶段的核心定位是‘辅助’,是与民警协同作战的智能终端。”

  乌镇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窗口,始终是“人工智能+”及各类前沿技术应用的“试验田”。在警务装备智能化浪潮中,保障类装备同样迎来创新。

  “启动不到1分钟,热量就从颈部和后背蔓延开来,骑行时再也不怕寒风刺骨了。”见到桐乡市公安局交警大队乌镇中队铁骑队员唐柳嘉时,他正身着新配发的智能温控执勤背心。他拍了拍胸口,向我们描述这份“可穿戴的温暖”。在0℃环境下持续供热5至8小时的背后,是科技对一线战友体贴的守护。

  宋扬阐释了背后的逻辑:“我们从实战需求出发,推动智能装备与警务流程的深度融合。”他指着街头运行的设备说,“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这种模式,构建‘感知-决策-执行’一体化的智慧警务新生态。”

  乌镇景区:科技编织有温度的安全网

  在西栅景区如织的人流中,一座3米多高的多功能瞭望哨格外醒目。

  “请问官网上购买的戏剧节门票哪里取?”“我的手机丢了,能不能帮忙找找?”……我们刚到不久,便目睹了瞭望哨下游客咨询的一幕。执勤的景区巡逻队员姚成热情解答后,转身向我们演示起来。

  “大家看,它可以升降,360度旋转。”他一边操作,一边从3.35米的至高点缓缓下降,“站得高、看得远、看得全,能让游客第一时间找到我们,找到安全感。”

  姚成回忆,今年戏剧节人流量特别大,游客服务中心人山人海。当时他正在执勤,通过瞭望哨看到一名母亲焦急万分,似乎想求助。“我立即下降,跑过去询问情况。”姚成说,原来是6岁的孩子突发高烧,急需送医。他立刻联系在周边巡逻的PTU队员,将母子送到医院。

  空地协同,也早已成为这里的新常态。一旦瞭望哨发现异常,巡逻队员钱仲琪的“好搭档”——伴飞式执法记录仪便会即刻升空。

  “我在地面走,它在天上飞。我看不到的地方,它看得到;我走不过去的地方,它飞得过去。”桐乡市公安局乌镇派出所PTU辅警钱仲琪向我们展示着这个能3秒起飞、自动伴飞的“空中之眼”。

  “今年国庆,木心美术馆区域的两座木桥拥堵异常,我让好搭档飞进去,把里面的拥堵情况传输了回来。”钱仲琪说,根据现场画面,他立即联动地面巡逻队,现场很快就恢复了通畅。

  景区巡逻队长刘静怡则向我们展示了她鼻梁上那副看似普通,实则内藏乾坤的AI智能眼镜。

  “巡逻时无需停留,就能精准识别;遇到走失老人小孩,说一句话就能调取信息;面对外宾,‘语音翻译’功能瞬间打破沟通障碍……”她如数家珍地介绍着4个核心应用场景。

  12年护航路,初心不改。从发布会现场的集中亮相,到乌镇街头的实战应用,嘉兴公安正以“智能、无感、动态、和谐”的智慧警务新模式,为“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这一主题,作出生动的安全诠释。(潮新闻 记者 陈佳妮 通讯员 张范 何蓉娜 徐飞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