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9 23:52:07 来源: 澎湃网
中新网北京9月9日电 题:侨领彭泽民:厚泽于民 革命不止
作者 刘洋
近日,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建者之一彭泽民之女彭润平,作为抗战老同志遗属,受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章。彭润平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追忆父亲上下求索、跋涉一生的革命道路。
彭泽民是马来西亚华侨,在南洋曾做过许多工种,空闲之余利用所学中医为当地华侨矿工治病。与贫苦民众朝夕相处,让彭泽民深感南洋华侨遍尝艰辛、受尽欺凌。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彭泽民追随孙中山,协助筹建吉隆坡分会。
1925年,彭泽民因在马来西亚参加革命被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出境,随后回国投身革命事业。国民大革命期间,彭泽民主持成立“华侨协会”和“华侨北伐后援总会”,成为支持省港大罢工和北伐战争的重要力量。南昌起义后,彭泽民遭迫害避居香港。他化名行医,一边为工友义务看病,一边秘密宣传革命思想,其寓所也成为香港民主进步人士的重要聚集地。
“从南昌起义开始,父亲对共产党有了更深的认识,他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能迎来崭新局面。”彭润平说。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彭泽民迅速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创办《抗战华侨》刊物,向外传递抗敌救亡消息、政府抗战决心与国内对侨胞期望,向内反馈侨胞意见及各地救运详情。
彭泽民凭借其在香港行医时积累的广泛社会关系,售卖海盐筹措资金,暗中协助东江纵队采购枪支,并号召华侨为东江纵队队员筹募衣服、鞋帽和药品。在建设支援新四军的后勤运输线时,彭泽民又推进物资采购和运输安排。他还从国外召回两个女儿,送她们奔赴上海淞沪战场,参加战地救护队。
在长期革命历程中,彭泽民与中国共产党人方方、连贯,以及东江纵队的尹林平等,建立起深厚的革命情谊。彭泽民的几个儿女也多次担任革命的小小通讯员。
对共产党人的倾力相助让彭泽民招致日寇报复。“父亲曾两次被捕,日军毒打他,让狼狗撕咬他。父亲身上脓疮遍布,但始终坚贞不屈。”彭润平说。
回忆香港沦陷的日子,彭润平说,即便坚定如父亲,在革命低潮时也难免有沮丧无力的时刻。每当这时,母亲总会陪伴在侧,唱几段顺德小调为他提振斗志。几个儿女也会在入夜后,紧闭窗帘,轻唱几句《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等抗日歌曲,于黑夜中期盼民族解放的黎明。
“廿年空有还乡梦,今日公车入国门。几经羁縻终解脱,布衣今日也称尊。”抗战胜利后,彭泽民受邀北上参加筹备新政协会议,他作此诗道尽大半生革命终迎曙光的激动。开国大典上,彭泽民站在天安门城楼第一排,与广场民众同庆新中国成立。
“典礼结束后,父亲寄信回来说,我的母亲曾在旧社会里孤苦卑微,被卖给包工头做苦奴,如今翻身农奴把歌唱。海外华侨们也不再是孤苦无依的人,终于有了话语权。新中国是人民的!”彭润平说。
1956年,彭泽民逝世。临终前,他写下自挽联:“大局方兴,忍言归去?生机活泼,何用悲为!”彭润平说:“自挽联里满含父亲对新中国的不舍和对民族未来的期许。而他所盼的‘生机活泼’如今都实现了。”(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