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0 13:40:09 来源: 大河网
暑期,寓教于乐的研学游成为文旅消费热点。感知人工智能、参观航天发射、探秘热带雨林……一批研学游产品研得更深、学得更广、游得更远,较好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2024—2025年中国研学游经济市场运行监测报告》显示,今年研学旅行市场规模预计达2132亿元,同比增长19%。行走的课堂,为何受到青睐?研学游产业,该如何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注重切身体验 突出可触可感
在浙江大学的实验室内,一场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研学课程正在进行。
“建筑坍塌,有人被困。”在模拟救援的场地上,指导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任务,“大家想不想编写程序,控制这只机器狗,让它进场救援?”
“想!”10岁的乐乐声音响亮。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和小伙伴们在屏幕上点击、拖动,完成了一套简化版的编程工作。在程序的指令下,机器狗在废墟里跨越了裂缝等障碍,顺利发现伤员并传送信息。
“研学,并不是参观、打卡那么简单。在课程设置上,要考虑孩子的接受程度,注重切身体验。”浙江皓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杨阳说,其公司负责研学课程开发,有一支学科背景包括计算机、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的师资团队,可在不断的实践和反馈中完善课程细节。
“5,4,3,2,1,点火!”7月15日清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七号遥十运载火箭托举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升空,烈焰映红海天。不远处的观礼平台上,来自广西南宁市的中学生黄晋和与同学们见证了这一时刻。“跟着研学团来现场,才能感受到这种震撼!”黄晋和说。
文昌航天超算中心,巨屏上显示着火箭挺进宇宙的模拟影像;文昌市东郊镇的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塔架巍然耸立,火箭飞向天际……在这些地方,一批批研学的孩子现场观摩,感受航天的魅力。海南一家研学机构的指导老师杨静介绍,航天课程针对不同学段学生量身定制:“对小学生,侧重拼装火箭模型等动手实践;对初高中生,引入轨道计算等进阶知识。我们的愿景是让知识变得可触可感。”
拓宽成长路径 助力素质教育
在许多家长看来,科技场馆、田野山川等多样化的场景,为孩子提供了有别于学校、家庭的成长路径。
“送孩子参加人工智能主题的研学,是希望在学校课程之外,更多地培养他对科学的兴趣。”乐乐的母亲杨女士说,自己通过网络直播看见孩子编写程序、控制机器狗进行救援,就觉得孩子不虚此行。
一名重庆的家长,今年暑假给孩子报名了前往海南的研学团,“我们家已经连续好几年参加研学了。除了让孩子长见识,还希望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比如自己收拾行李、结交朋友。”
一些教育工作者也认为,孩子们在假期走出校园、参与实践,有助于知行合一、赋能成长。
带学生前往文昌市研学的广西南宁市第十四中学教师黄煜馨表示,设计科学、导向明确的研学产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校内学到的知识,“观看火箭发射,让课本里的物理公式变成了鲜活场景,孩子们往往能记得更牢、理解得更透彻。”
“国家近年来大力倡导跨学科、综合性的学习方式,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海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办学管理部副主任赵欣欣认为,研学游使课堂教育朝着社会实践的方向延伸,有效地满足了素质教育所提出的相关要求。
瞄准市场对高品质的需求,一些研学游机构与相关管理部门同向发力,优化供给。
“我们通过征集优质研学游基地、举办研学游线路设计大赛等方式,引导相关经营主体开发更多优质的研学课程。”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二级调研员邢莉介绍。
加强对指导老师的培训,也是着力点之一。“皮外伤咋处理?”“孩子牙齿意外脱落,怎么办?”为帮助研学游机构完善服务,皓石教育团队将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到了指导老师培训上,以汇总起来的政策文件和从业经验作为资料库,给出疑难问题的处置建议。“既要懂教育,也要懂安全。指导老师团队拥有复合型能力,才能让研学游的服务质量得到保障。”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教授邓德智说。
资质良莠不齐 有待完善规范
当前,研学游市场也出现了冷热不均、良莠不齐的现象。
据媒体报道,有的研学营筹备多月,却迟迟达不到成团人数;还有一些很热门的研学项目,今年的咨询量甚至不及去年的一半。
至于服务质量,也存在令人担忧之处。“给孩子报了科技主题的研学游,结果货不对板。宣传的时候,说是有专家讲解、专业研究,可到了现场,只剩下参观打卡。”一名浙江的家长表示。
一些开展研学游业务的机构甚至不具备资质。“我们曾查处过一家科普教育公司,他们在网上以‘火箭发射观礼研学’的名义从事旅行社业务,可实际上并未取得相关经营许可。”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执法人员刘朋涛介绍,这种无资质经营的行为容易造成纠纷和意外。
“在机构资质、课程内容、导师水平、收费标准、安全保障等方面,业内确实有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邓德智表示,“孩子和家长‘吐槽’很多,这反映出研学游市场需要进一步规范。”
如何促使研学游市场发展得更健康、更可持续?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有关研学游的3项行业标准正式实施,对研学游产品和服务的总体要求、产品和服务内容、服务主体、人员配置与岗位职责、安全管理等进行了规范,明确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研学游服务各环节实施情况开展评估。
一些地方正探索将资质过硬的机构引入研学游市场。如在浙江衢州,当地教育部门直属事业单位衢州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学校,就推出了200余门校内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16条精品研学线路。由于增挂了“衢州市中小学实践教育指导中心”的牌子,学校还具有认定考核研学基地、培训研学指导老师等职能。
在海南,也成立了省级研学旅游协会,并发布了相关标准,面向研学指导老师持续开展培训。“成体系地培养人才,为行业‘造血’,有助于将发展的路子走得更远。”海南大学国际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谢祥项说。
“研学游贯穿吃、住、行、游、购、娱全旅游链条,覆盖范围广、涉及环节多。”邓德智建议,教育、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应该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综合治理体系,为研学游服务把好品质关。
“海南省旅文执法部门正联合相关单位机构,探索建立研学机构白名单制度。”海南省旅文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加强监管、规范秩序的同时,还要鼓励和引导机构从“跑马圈地”转向“精耕细作”,为满足市场需求提供充足且优质的产品。
本报记者 孙海天 窦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