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7 05:51:31 来源: 潇湘晨报
中新网威宁11月26日电 (记者 陈溯)鹤鸣九皋,声闻于野。进入11月,贵州高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草海陆续迎来“高原仙子”黑颈鹤到此越冬。记者在位于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地探访看到,黑颈鹤及众多珍稀水鸟在这里的生活怡然自得,草海水草丰美、群山环抱,人鸟和谐共生的画卷在这里展开。
11月,黑颈鹤陆续来到草海越冬。(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供图)
在全球15种鹤类中,黑颈鹤是唯一生存在高原的鹤类,也被称为“高原仙子”。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前后,黑颈鹤从青藏高原的若尔盖草原来到草海,长达半年的时间快乐地生活在这里。作为“忠贞不渝”的鸟儿,黑颈鹤在草海社交、“相亲”,找到终身伴侣,直到来年三月才飞回北方繁殖。
11月下旬,记者看到,越来越多黑颈鹤来到草海相聚,湖光山色之中鹤鸣声此起彼伏。
据最新统计,2024-2025年越冬,到草海越冬的黑颈鹤数量最高达到2829只,比2021年增加了815只,草海成为全球黑颈鹤种群密度最大的越冬地。
除黑颈鹤外,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东方白鹳及数量众多的灰鹤、斑头雁、赤麻鸭、斑嘴鸭、白鹭等水鸟亦来到草海,2025年草海共记录鸟类252种,总数量达10万余只,草海也成为世界十大观鸟基地之一。
草海保护区总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湿地面积29.07平方公里,保护区以草海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以黑颈鹤为代表的珍稀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草海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单位。
为了给鸟类提供一个吃住不愁的幸福“驿站”,中国相关部门全力部署。2015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同意了《贵州草海高原喀斯特湖泊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2024年9月,贵州省9个厅局联合印发了《进一步支持草海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从多个方面进一步部署草海生态保护,可谓“事无巨细”。
贵州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振吉向中新网记者表示,近年来,保护区聚焦巡护保护、候鸟觅食地种植、候鸟栖息地修复、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鸟类栖息地面积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来此越冬的珍稀鸟类数量逐年增加。
为保护草海生态环境,威宁全县深入实施生活污水、牲畜粪污、垃圾污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程,科学推进水位调控、鱼虾调控、水生植物恢复,从根源提高草海保护的可持续性。
如今,爱鸟护鸟已融入到当地居民的观念中,当地人已经习惯每年冬季迎接候鸟的到来。
记者看到,在草海深处,不时能看到人为设置的“觅食区”“保育区”,鸟儿们也仿佛心有灵犀,聚集在这些区域“大快朵颐”、“安居乐业”。
11月26日清晨,水鸟从草海上空飞过。记者 陈溯 摄
草海是中国鸟类保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国高度重视加强鸟类及其栖息地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达394种,“三有”鸟类达1028种,中国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候鸟迁飞通道保护修复和保护监测体系建设,对821处关键栖息地全面开展保护修复。严厉打击非法猎捕、交易、运输等违法行为,连续6年开展“清风行动”,鸟类等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同时,加大鸟类保护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爱鸟护鸟良好氛围。
此次实地探访结束之际,记者于清晨再次来到草海岸边,升起的朝阳在“海上”洒下一片金色,一只只黑颈鹤从睡梦中醒来,振翅欲飞,准备开启一天的快乐时光,草海边的小村庄在阵阵鹤鸣中苏醒,燃起袅袅炊烟。(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