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3 17:49:36 来源: 新京报
中新网巴西贝伦11月13日电(记者 陈天浩)当地时间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举办首场边会——“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主题边会。在边会的圆桌会议上,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全球公共事务总监皮埃尔·卡内(Pierre Cannet)表示,应以科学、经济、法律与人民为四大支柱,重建全球气候合作的共识与信任。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实践”主题边会由生态环境部指导,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承办,中国新闻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协办。
图为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全球公共事务总监皮埃尔·卡内在圆桌会议中发言。中新网记者 林勐男 摄
“这很有意思,因为我们正看到跨越科学、经济、人文与法律的合作呼声。”卡内说,“这正是COP会议存在的意义。尤其是在科学方面,科学的结论已经非常明确。”
让科学成为政策与法律的“核心”
卡内指出,当下世界正经历“错误信息与虚假信息的浪潮”,但真正应当引导气候行动的,是科学与事实。“无论是国家自主贡献(NDCs)方面还是各国政策执行方面,都必须以科学为指导。我们需要把科学放在法律与治理体系的核心位置,让科学引导政策,让政策指导执行,让规划建立在科学之上。”
他强调,未来的国际合作必须以科学为基础,否则就会被舆论与政治所左右。
健康的自然是经济的底座
“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一半以上依赖于健康的自然及生态系统,”卡内引用世界经济论坛的研究指出。“而谈到经济,我就想到‘两山’理念。在中国,经济增长与生态修复是并行不悖的。”
“与此同时,气候威胁也带来了风险。超出2℃的阈值意味着会有巨额的经济损失。我们都明白,中国提出的‘两山’理念,其实是全球对话的核心。”
卡内认为,未来经济的发展必须兼顾生态韧性与社会公平,“让经济服务于人,而不是让人被经济所裹挟。”
以人为本:生态转型要惠及未来世代
“当前的生态转型需要做到以人为本,”他强调,气候政策不能只是技术和资本的博弈,而应回答“怎样让经济成果惠及人民和下一代?”
“把人置于生态转型的中心,才是衡量成功的真正标准,”卡内表示。
图为COP30现场。中新网记者 陈天浩 摄
“十年前我曾参与《巴黎协定》的达成,那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卡内回忆道,“今天,我们需要重拾那种合作精神。”
卡内进一步呼吁国际社会保持对话,深化能源转型合作,并特别提到,“中国正以更可负担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绿色技术,这非常重要。”
他以一句希腊谚语总结:“文明就是,老人明知道自己无法享受它的阴凉,却依然去植树。”
“我们要成为好的祖辈,为未来世代留下正确的决策与行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