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5-21 21:15:32 来源: 中国搜索
中新社重庆5月21日电 (梁钦卿 景诗雁)“从2024年10月起,重庆积极构建连通东盟和欧洲的‘东盟快班’,现已实现常态化运行。”陆海新通道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义真20日受访说,截至2025年4月底,“东盟快班”已累计运输1100多标箱,货值达16.5亿元人民币。
当天,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瑞士等国的40余名记者走进重庆,了解当地如何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成效,成为链接世界的开放枢纽。
此前,东盟与欧洲之间的货运往来以海运为主。而“东盟快班”采取全程“一单制”,货物运输一次委托、一次付费、一箱到底,可快速通关,越南和泰国的货物经由重庆集结发往欧洲全程也就20来天,比以往亚欧跨境运输缩短5天至10天,无缝衔接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欧班列,让两大市场实现真正贯通。
走进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货车有序通行,集装箱整齐排列,龙门吊起落不停。一声汽笛声响起,一列装载汽车整车的班列驶出站点,预计13天至15天后抵达欧洲。
中铁联集重庆分公司总经理助理邓蕴倞介绍称,四川的笔电配件、湖北的化工制品、青海和宁夏的农副产品经重庆运往越南、泰国,东盟的新鲜水果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只需几天时间就能摆上中国百姓的餐桌。
当前,重庆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构建起东西南北“四向”联通、多式联运的通道网络,正提速建设枢纽港产业园,持续释放“通道+经贸+产业”联动效应。(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