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阅读大盘点:孩子们自主选书,轻松阅读成主流🐆

发布时间:2025-08-27 17:38:38 来源: 国际在线

  

  2025年暑期接近尾声,在图书馆、实体书店、网上书店,孩子们暑期爱看哪些书,哪些书借阅率更高,哪些书销量更高,暑期少儿阅读呈现哪些新趋势,记者近日进行了一番探访。

  实地探访:

  暑期读什么,孩子说了算

  第一站:北京城市图书馆少年儿童馆

  走进北京城市图书馆少年儿童馆,亲子阅读的场面是这里最温馨的画面。在自助借还书机前,一位爸爸正帮两岁的儿子还书,《奇趣的昆虫》《笨狼的故事》《我的小姐姐克拉拉》等,共10册,“我儿子还不认字,但是我和他妈妈每天都讲书、念书,我们每个月借的书至少有20册。”

  少儿馆内,矮小书架前是一双双寻找图书的小手,因为父母把阅读选择权交给了年幼的孩子。两岁半的李知言小朋友前几天去了海洋馆,对蔚蓝色画面的《小海马,要去哪儿》爱不释手。一岁半的麦芽喜欢到书架上找书,她找来的绘本《皮特和洛塔去冒险》《每个人都重要》,都被妈妈认真对待,逐字逐句讲给她听。

  在少儿馆也能碰到青少年读者,13岁的彭博盘点暑期阅读:《地心游记》《海底两万里》《资治通鉴》……他特意补充,这不是老师布置的暑假阅读作业,是他因兴趣而读的书。

  第二站:王府井书店童阅学堂

  王府井书店童阅学堂聚满了读者,其中不少是和爸爸妈妈一起来京旅游的小读者,到书店来一次安静阅读,成为今年暑期旅游的标配。

  来自成都的唐澜鑫今年7岁,他和家人去了颐和园、雍和宫、恭王府,还爬了八达岭长城,他在书架上发现《穿越时空的中国长城》,立刻看得入了迷,“这本画册很好看,有长城背后的故事。”来自苏州的吴苜宸今年11岁,她拿出半天时间交给书店,她从书架上寻来的《吉林寻宝记》《甘肃寻宝记》,显然已有无数小读者翻阅过,“这两本书都是漫画,里面还有知识点,很有趣。”

  记者在探访中发现孩子们的暑假很忙碌,一位北京家长告诉记者,“我们周一上午是篮球课、下午是书法课,要开学了,特意来书店选书。”她说,儿子对带着闯关游戏的改写版《西游记》很感兴趣。

  第三站:亚运村图书大厦彩虹桥伴读馆

  亚运村图书大厦彩虹桥伴读馆内,小读者自由自在地阅读,尽情享受暑期阅读的快乐。两个小男孩一起翻看漫画,乐不可支。还有的低幼小读者在父母陪伴下安静阅读。

  “漫画类读物是今年暑期孩子们的阅读热门。”亚运村图书大厦总经理助理顾晓丹说,彩虹桥伴读馆图书可以借阅,一次可以借阅10本。而借阅量排前几位的分别为《大中华寻宝记》《如果历史是一群喵》《疯了!桂宝》,以及《小猪佩奇》、安全教育类系列绘本等。据开卷图书最新数据,进入销量前十的图书与王府井书店、亚运村图书大厦小读者的阅读喜好高度重合,漫画类读物受到小读者格外青睐,暑期阅读孩子自己说了算,更多倾向于轻松阅读,无疑是一个突出现象。

  独家专访:

  首图:少儿图书借阅册次增长238%

  来自首都图书馆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7月少儿图书借阅册次比去年同期增长约238%,借阅总量达36.56万册以上,“一方面反映出暑期借阅量的持续旺盛,另一方面也彰显了首图增加少儿图书外借总量到30本的利好政策的效果。” 首都图书馆少儿阅读服务中心主任朱丹如此分析道。

  从借阅者的年龄分布上看,小学生成为核心阅读群体,同时6岁以下低幼小读者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13岁以上青少年读者更倾向于选择成人馆阅览或借阅。首图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认知能力的提升,初中阶段以上读者在阅读深度和环境偏好上逐渐与成人读者趋同。“基于这一阅读需求的分化特征,首图执行了允许13周岁以上未成年读者自主选择办理少儿阅享证或成人阅享证的政策,通过赋予自主选择权来更好地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差异化阅读需求。”

  首图少儿借阅榜单前十有哪些?知识科普类占据半壁江山‌,《揭秘中国大桥》《战机的故事》等5部科普作品上榜; 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火热出圈‌,《爆笑秒懂古诗词》创作形式新颖,受到小读者青睐;优质原创内容持续发力‌:本土作品《跑起来呀,小木床》《麦小米的100个烦恼》等表现亮眼,展现国产童书创作活力。“根据系统统计,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这些热门图书均被借阅20至30次,其中榜首作品《跑起来呀,小木床》更达到36次的高流通量。”朱丹说。

  从首图可以反映出哪些少儿阅读的新趋势?朱丹盘点道——

  优质少儿读物更受青睐。TOP200图书的暑期借阅总次数达4228次,较去年同期的3155次,增长了34%,这种跨越式增长既反映出少儿读者阅读热情与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印证了阅读推广的成效。

  亲子共读加速升温。随着暑假到来,如何建立更健康、更和谐的亲子关系成为家长们的关注焦点,在借阅频次较高的图书中,低幼类占比增长了1倍左右。“亲子阅读区持续保持高周转状态,甚至一座难求;图书经常会有上午借下午还,然后马上又被借走的情况,这种‘即借即还’的流通模式成为暑期常态,侧面印证了家庭教育对早期阅读的重视程度。”

  传统文化读物“逆袭”向上。以《大中华寻宝记》为代表的国风漫画打破往年以日漫、冒险小说为主导的排行榜格局,其分册预约量持续居高。这种从“海外IP”热到“国潮崛起”的转向,既得益于出版形式的创新,也反映出文化自信在新生代读者中的扎根。

  当当:家长转向更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

  来自当当网销售数据显示,今年暑期,童书整体销售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畅销品类相比去年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当当网采购总经理周莹告诉记者,从童书大类销售结构来看,儿童文学、绘本动漫类、科普百科类是童书销售品类的前三强,今年值得关注的是“儿童卡通动漫类”和“少儿励志成长类”均实现了20%以上的增长率。“这一数据变化反映出一个重要趋势:暑假期间,家长的购书习惯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从注重刚需阅读转向更加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从主动‘鸡娃’转向培养孩子的自驱力。”

  周莹分析认为,卡通动漫类的强劲表现离不开优质作品的带动。《大中华寻宝记》系列凭借寓教于乐的历史探险故事,仅暑期销量就突破30万册;《波西和皮普》以其温馨的友情主题深受小读者喜爱;《历史是一群喵》用幽默诙谐的方式让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少儿励志成长类图书精准切中家长痛点,该品类精准捕捉到了家长的核心需求:对孩子心理健康、个人成长以及财商、社交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财商教育启蒙,思维能力培养,儿童情绪管理方面都有热销图书出现。

  来自当当网的数据显示,还有一些童书销售也非常亮眼:《从前有座山》仅暑期销售码洋就突破200万元,展现了优质内容的长销潜力;主打游学概念的《少年游学系列》单册累计销售已超100万册,“盲目游学不如读书”“边读书边游学”的概念已深入人心;《写给儿童的中国历史》以深入浅出的叙述方式让历史变得生动有趣,增速明显;经久不衰的经典畅销品种《神奇校车桥》继续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

  “在内容为王的时代,真正优秀的图书作品仍是推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尤其是激发孩子兴趣和自驱力的精品童书,都在用自身的品质赢得读者和市场的双重认可。”周莹说。

  延伸话题:

  AI类读物需充分考虑青少年认知特点

  今年暑期,人工智能、AI类图书外借量突破2000册,较去年同期增长38%。这是首都图书馆提供的最新数据。

  人工智能、AI类图书从未来发展趋势来说,具有较大的潜在提升空间,但目前主要受制于两大因素:人工智能类少儿文献总量不足,客观限制读者的选择范围。作为处于高速迭代期的前沿科技领域,人工智能学科本身尚未形成稳定体系,这直接导致少儿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存在一定滞后性。

  此外,现有出版物在儿童友好性方面尚待优化。目前多数人工智能读物未充分适配青少年的认知特点,特别是对于13岁以下、初小阶段的读者群体,文本的专业性与趣味性平衡不足。低龄读者往往需要更长的消化周期才能完成阅读,这种“慢吸收”特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图书的流通效率。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路艳霞,方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