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3 17:06:27 来源: 新京报
中新网三明8月13日电 题:福建三明“绿色电网”:青山绿水间的“零碳”实践
作者 吴学生 陈金华
盛夏的福建三明,群山环绕,古木参天,碧水长流,空气清新,如同走进一个“天然氧吧”。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77.12%,被誉为“中国绿都”。
近年来,三明将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国网三明供电公司同步启动“环境友好型电网”建设,通过推动清洁能源消纳、电能替代、林电共安、守护候鸟生命线等措施,厚植“绿色电网”底色,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
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打造“零碳金湖”
大金湖景区位于三明市泰宁县,是福建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以丹霞地貌为主,兼具花岗岩地貌景观和人文景观。
在大金湖景区里,一家度假酒店的“光储充微电网”示范项目格外引人注目。光伏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储能设备有序储存多余电力,就像一个巨大的“充电宝”,持续为来往电动汽车充电、为酒店提供24小时热泵加热的热水,每年可有效利用光能发电40万千瓦时。
据国网三明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起,该公司结合泰宁旅游特色,配合地方政府推出零碳交通、零碳住宿、零碳餐饮等能源替代项目,通过充电游船替代燃油游船、电气化厨具替代燃柴厨具以及酒店集光、储、充为一体的微电网项目推广建设等措施,打造“零碳金湖”名片。
如今,大金湖的“零碳模式”每年减排4000余吨温室气体,相当于在湖边种了数十万棵树,让碧水蓝天更澄澈。
推广绿色建造技术,建设“零碳”电网
在三明首座“低碳”变电站——110千伏文昌变电站的建设现场,看不到尘土飞扬,进度井然有序。这得益于国网三明供电公司按照“策划一项、建设一项、创建一项”的“零碳、零能耗”绿色工程管理理念,推广绿色建造技术,实现电网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
施工现场,国网三明供电公司采用混合气体组合电器替代充油组合电器,减少火灾隐患、降低环境污染;使用生态环保预制性材料,告别尘土和建筑垃圾;构筑生态边坡及挡墙,防止水土流失,宛如给大地披上了“绿色铠甲”;屋顶光伏板自发自用,为变电站提供清洁能源和应急电源。
深化林电共安,守护生物多样性
三明地处福建省西北部,山地丘陵多,电网线路长、分布广且多在崇山峻岭中,输电线路与森林资源安全长期面临考验。
近年来,国网三明供电公司通过政企协同联动深化林电共建共安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建成42条总长45公里的生物防灭火林带,跨越林区面积达1635亩。用油茶、杨梅等替代毛竹、杉木等易超高超限、低附加值植物,从源头消除线树矛盾,保障线路和森林安全,同时为村民和村财增收,形成“线路安全、林农受益、森林防火”的多赢局面。
此外,三明市的明溪、沙县、永安、尤溪等地是候鸟迁徙的重要路线。为做到鸟类与电网的和谐共生,国网三明供电公司除定期对东方白鹳、白鹇等保护鸟类的栖息地及附近输电线路开展特巡特护外,开展爱鸟护线宣传活动,发放爱鸟行动宣传手册,并加装了2244块护线护鸟挡板,既防止鸟类碰触电网引发故障,也为其提供安全栖息环境。
目前,在三明的这片青山绿水间,环境友好型电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