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6 23:54:04 来源: 直播吧
中新网杭州11月26日电(张煜欢)近日,在爱丁堡召开的第45届国际泌尿外科大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谢立平教授被授予国际泌尿外科学会(SIU)最高荣誉——菲利克斯·盖恩奖。
菲利克斯·盖恩奖专门表彰在全球泌尿外科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推动学科发展的顶尖学者,它并非单纯奖励单次技术突破,更侧重表彰获奖者长期积累的系统性贡献。这是该奖项自2004年设立以来首次授予华人学者,谢立平也成为全球第19位获此殊荣的泌尿外科专家。
在接受中新网采访时谢立平表示,获奖并非只是个人的努力。殊荣背后,映射出中国泌尿外科从先前的“跟随者”“同行者”,再争取成为某一领域的“引领者”的奋斗史。
谢立平教授(中)被学会授予奖牌。受访者供图
医者初心:从“跟随者”到“开创者”
中国科技与经济腾飞的东风,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医学界和中国泌尿外科的学术创新和发明成果,以及浙江大学和作为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的浙大一院始终如一的支持,这一切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将谢立平这个中国面孔推向了国际舞台的聚光灯下。
1991年,年轻的浙大一院(原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生谢立平获得了赴德国基尔大学攻读医学博士的资格。
德国作为现代医学的发源地之一,当时在泌尿外科拥有两大重要技术,体外冲击波碎石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技术,这也是吸引谢立平去德国学习的主要原因之一。他发现,彼时几乎所有的治疗方案、手术方式的提出等都由欧美医生主导,“中国人去学习,基本是一个跟随者的角色。”
留学三年后,谢立平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同时也取得了德国的行医资格,但他毅然决定回国。“当时我只有一个很简单的想法,就是希望回到中国建一个泌尿外科中心,让中国病人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到国际一流的技术和服务。”谢立平说。
2001年至2006年,他先后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南加州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
经过多年历练,2007年谢立平出任浙大一院泌尿外科主任,同时在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担任学会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工作,常邀请一些国外专家到中国来做手术演示及讲课,推动国际先进技术在中国的快速传播。
国际专家在浙大一院向谢立平教授学习前列腺增生创新手术。受访者供图
创新开拓:“纽扣”手术惊艳四方
谢立平在国际上首创的前列腺增生手术——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切术(TVERP)、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除术(TVEP)及超声导航精准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剜切/剜除术(US-TEVRP/TVEP),该手术因为所用的等离子电极就像一粒纽扣,也被同行称为“纽扣”手术,不仅实现了“无血手术”,还让手术时长缩短超50%、患者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创伤更小,患者住院时间从5-7天压缩至3天左右。
2015年,欧洲泌尿外科年会在德国慕尼黑举行期间,国际泌尿外科学会专程赶来德国录制上述手术的视频及讲解,在国际泌尿外科学会官网上向全球推广。上述技术也获得“2023年度国际泌尿外科学会卓越创新手术奖”。
谢立平还原创研发集剜除、电凝、汽化和切割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前列腺剜除器(“大禹刀”)及智能组织刨削系统(“澜鲸”)等系列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相比欧美产品更契合手术解剖结构、操控性更强、止血彻底,且价格更低,大幅降低医院与患者医疗成本,更推动“中国智造”突围。
其同时培养了大批国内外泌尿外科医生来掌握一系列创新技术,惠及更多患者。他牵头国际多中心研究,主编《中国良性前列腺增生诊断治疗指南》,发表200余篇国际论文、获15项专利,连续多年入选 ELSEVIER高被引中国学者。
谢立平在国际泌尿外科大会。受访者供图
亮相国际:让“中国智慧”走向世界
2022年,谢立平当选SIU百年历史上首位中国籍主席。任职期间,他力推40岁左右中国泌尿外科中坚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安排学术讲课、搭建交流平台,还多次在SIU及欧美泌尿外科学会年会上推荐展示中国新技术。
今年,在谢立平的推荐下,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曾国华院长在大会手术演示环节中运用浙江医高万象鞘Ⅲ与“恒汐”智能控压系统,完成了一场兼具“中国技术”与“中国经验”的精彩手术演示。术中操作精准度显著提升,手术时长较传统方案大幅缩短,让这套“中国组合”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独特的临床价值,也彰显了中国医疗在技术、临床双维度的国际影响力。
“只有让中国新技术更多地亮相国际舞台,才能让‘中国声音’成国际泌尿外科‘交响乐’的重要声部。”谢立平说。
让谢立平觉得骄傲的是,眼下中国在国际泌尿外科部分领域开始成为引领者。在他看来,这是中国泌尿外科人共同的荣誉,承载了历代中国泌尿外科人的汗水和努力。“未来,要让世界感受到更多来自中国医学领域的智慧与创新。”谢立平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