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0 20:28:16 来源: 气象小秘书
中新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 赵方园)“再刷五分钟手机就睡”“赶完这份报告就睡”……深夜的你是否也常常这样告诉自己?我们都知道熬夜伤身,但你是否真正了解,它对我们心脏的影响有多大?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健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表示,长期睡眠不足,会更容易患上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相比起睡眠7-8小时的人群,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群,患高血压病风险增加3成,患冠心病的风险增加近5成,患脑卒中的风险增加7成。
熬夜之后补觉,到底能不能“补”得回来?心脏在超负荷运转时,又会发出哪些“求救信号”?
心脏发出的四大“求救信号”
刘健提醒,长期熬夜后若出现以下症状,需高度警惕:
1.异常胸闷、胸痛
尤其在活动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可缓解,需警惕心肌缺血的可能。
2.夜间呼吸困难
睡眠中突然憋醒、气促,需要坐起才能缓解,可能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3.莫名乏力伴心慌
经常出现不明原因的疲劳、头晕,并伴有心率过快或过慢等异常情况。
4.下肢浮肿不退
双腿或脚踝水肿,按压后凹陷恢复缓慢,可能与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有关。
刘健补充道,长期睡眠不足会从生理和行为两个层面影响心脏健康:不仅会导致血糖、血压异常,激活交感神经,引发炎症反应,还会影响人的饮食选择和运动习惯,这些都可能诱发心脏代谢疾病。
补觉能弥补熬夜的伤害吗?
刘健表示,补觉并不能完全抵消熬夜带来的伤害。
他解释道,人体的生理节律如同一台精密的时钟,熬夜不仅剥夺了睡眠时间,更扰乱了体内激素(如褪黑素、皮质醇)的分泌和代谢调节等多系统平衡。
夜间原本是血压和心率的“休息期”,而熬夜迫使心脏持续工作,这种消耗无法通过白天的补觉来修复。偶尔熬夜后补觉可缓解短暂疲劳,但长期熬夜对心脑血管及免疫系统造成的损害,单靠补觉是无法逆转的。更值得注意的是,白天补觉还可能进一步扰乱昼夜节律,形成“熬夜-补觉-更难入睡”的恶性循环。
出现以下情况,请立即就医:
1.心慌持续超过30分钟,且休息后无缓解;
2.心慌时伴随胸痛、呼吸困难、晕厥、意识模糊;
3.本身有心脏病史,心慌时心率持续超过120次/分或低于50次/分。
熬夜后如何科学恢复?
刘健建议,熬夜后应从作息、饮食和适当活动三方面入手,帮助身体尽快回归正轨。
在作息上,尽量按时起床,避免打乱后续睡眠周期;上午或午间可补觉片刻,但不宜超过30分钟,以免影响夜间睡眠;应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等轻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身体负担;白天多接触自然光和新鲜空气,有助于调节生物节律、恢复机能。
在饮食上,早餐应选择高蛋白、高纤维、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燕麦粥、煮鸡蛋、全麦面包;避免油炸、高脂食物(如油条、油饼);充分饮水补充水分,但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以免加重疲惫和神经系统负担。
刘健表示,若不得不熬夜,则需注意夜间进食。
研究发现,熬夜时吃含有大量糖、钠、脂肪(饱和脂肪)的食物和零食,更容易出现睡眠不足引起的头脑模糊、注意力难以集中、烦躁等症状,而像水果、蔬菜、无盐坚果等健康食品,则可以减少上述症状。
日常如何维护心脏健康?
刘健指出,除了避免熬夜,改善睡眠质量也能有效保护心脏:
1.保证睡眠时长:成年人每晚尽量睡7-8小时。
2.调整睡眠习惯:
营造安静、黑暗的睡眠环境,保持规律作息;
睡前避免摄入食物、咖啡因、酒精和香烟;
午睡不超过30分钟。
3.筛查睡眠呼吸暂停:
难治性高血压、夜间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应排查此症;
如确诊,可通过减重、使用呼吸机或口腔矫治器改善。
4.定期心血管检查:
有睡眠问题(如失眠、打鼾)者应定期检测血压、血脂、血糖及心电图,全面评估心脏健康状况。(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