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3 01:22:44 来源: 中华网
平日和孩子沟通时,“随便”和“都行”是北京大兴家长郭鹏最常听到的两个词。自打今年升上初三,孩子仿佛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劲,对以往喜欢的运动也失去了热情,让郭鹏陷入焦虑。
“孩子出现这种状态,我们作为家长该怎么做?”近日,郭鹏参加了大兴区政协“京华议事厅”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场活动,向多位教师和心理专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他们有的深耕教学一线,了解青少年心理变化,有的本就为人父母,对郭鹏的问题感同身受。
在大兴区政协委员、北京大兴精华学校理事、副校长涂涤非看来,孩子经常说“随便”“都行”是一种回避交流的方式,提醒家长要反思与孩子间的交流是否出现了“代沟”。涂涤非话音未落,台下的学生们频频点头。
“对于孩子的兴趣,家长要放下‘预设’,主动了解孩子真正的兴趣所在。”涂涤非表示,很多家长可能希望孩子喜欢读书,实际上孩子喜欢“二次元”,导致亲子沟通出现障碍,对此,家长与其陷入焦虑,不如以身作则,将自己对工作或事业的专注展现给孩子,形成正向引导。
注意到郭鹏的孩子刚刚升上初三,大兴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石影建议,这一阶段的孩子往往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生理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家长要营造“少说多听”的氛围,鼓励孩子将学业目标拆解成可完成的“小目标”,帮助孩子减轻压力。
“看来还是得先改变自己,再去多了解孩子。”作为家长“队伍”的一员,郭鹏的这番话,让旁听的孩子们打开了话匣子。
“我爸妈不理解我,只关注我的成绩。”“我的朋友很少,很羡慕别人玩到一起。”“我经常觉得自己不好看,甚至无法专注于课本。”……会场上,政协委员静静聆听孩子们“成长的烦恼”,依次做出解答。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保持自信是关键,比如,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容貌焦虑’,这本身就是自知自醒的表现,值得肯定。”对于过度在意自身外表的同学,大兴区政协委员、北京市大兴区实验小学校长李洪祥建议,当焦虑出现,可以尝试转移注意力,用擅长的事来激发自信。
随着讨论进行,家长们普遍反映孩子沉迷手机,影响学习。对此,大兴区政协委员、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蔡静表示,要让孩子放下手机,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和孩子就手机的用途“约法三章”,陪伴孩子运动、看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据悉,“京华议事厅”是由北京市政协创立并推广的协商平台,旨在加强政协协商同其他协商形式协同配合,探索基层政协协商民主新路径。
“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用心用情、久久为功。”大兴区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爱芳表示,下一步,大兴区政协要持续开展专题协商,组织委员围绕心理健康课程建设、社会支持体系完善等关键课题深入调研,通过委员讲台、委员走基层等多种形式,推动解决青少年群体的急难愁盼问题。(完)(《中国新闻》报 任德辉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