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进博会)进博“机遇场”中的“小”与“大”🏑

发布时间:2025-11-09 21:20:57 来源: 大河网

  

  中新社上海11月9日电 题:进博“机遇场”中的“小”与“大”

  作者 谢梦圆 李佳佳

  第八届进博会展厅内人声鼎沸,加纳小伙柯蒂斯(Curtis Akunfu)用指尖仔细整理腰果与乳木的摆盘,目光却追随着往来人流,随时准备接住投来的好奇目光,介绍“翻山越岭”而来的异国好物。

  这是柯蒂斯第一次进博会之旅,但他想把生意带到中国市场的念头,已经酝酿了两年。“早就想把货卖到中国了,可一直不知道怎么起步。进博会就像一辆‘直通车’,直接把我们拉到机遇面前。”

11月5日,第八届进博会上,柯蒂斯(左二)向观众介绍来自加纳的腰果。 谢梦圆 摄

  柯蒂斯的期待,像极了多年前的美国企业多特瑞。彼时,这家美国精油公司还只是个“小作坊”:员工只有几十人,进入中国刚满4年,在这片市场默默无闻。2018年,多特瑞偶然得知进博会,租下了9平方米的一方小展台。

  出乎意料的是,作为当年全展馆唯一的精油品牌,多特瑞成了“爆点”,不仅经常有客商主动前来谈合作,首届进博会更是签下3.8亿元(人民币,下同)的订单。

  八年来,多特瑞从不失约,作为“全勤生”,它年年打造进博会“最香”展台,面积也从最早的“9平方米”扩大到“300平方米”,展示出其对进博会和中国市场的信心。而与这种信心一同攀升的,还有每届进博会上多特瑞与客户签下的采购意向金额,从3.8亿元,到7亿元,再到10亿元……

  其实,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无论是多特瑞这样的小企业,还是深耕多年的跨国巨头,想要站稳脚跟都并非易事,即使手中握有“佳酿”,也可能困于“深巷”无人问津,在中国不缺机遇,缺的是一个足以让其触达广阔中国市场腹地的平台,而进博会就很好地扮演起这个角色。

  虽是全球大型商品浆生产商,但因常年聚焦林浆纸业的上游业务,书赞桉诺在中国终端消费市场并未被广泛熟知。2022年,其在巴西驻沪总领馆的邀请下,曾与另外7家巴西企业一起“拼展”于当年的创新孵化专区。

  小小的展台、不多的几块展板,外加几瓶环保材料颗粒,书赞桉诺的进博之旅从这里起步。多年过去,它逐渐融入进博创新融合的大舞台。“拼展”后不久,书赞桉诺就在进博会租下独立展台,此后还在上海张江科学城设立了研创中心,不仅自己做研发,还参与本土项目的创新孵化,把对中国市场的服务做得更扎实。

  今年,书赞桉诺在进博会升级展台呈现,全面展示多元产品矩阵,同时启动面向中国创新力量的公开征集计划,以期借助进博会这一中外合作的重要桥梁,促成更多交流与共赢。

  多特瑞、书赞桉诺并非个例,进博会展厅里,无数由小变大的致富故事还在继续上演。从“试水者”到“开拓者”,从参展商变投资商,一众企业借势腾飞,共享中国机遇,柯蒂斯的信心也正源于此。

  他告诉中新社记者,前人的经验让他对自己在中国的生意很乐观,“进博会显然给了我们惊人的展示机会,让我在此慢慢积累人脉。这么多人观展,哪怕一千个人里只有两个买我的东西,对我而言也是巨大商机”。(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