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5 01:41:57 来源: 广州日报
中新网天津8月14日电 题:天津西青“隐形冠军”集群崛起创新突破筑牢产业根基
作者 江莹 薛淳月
在天津西青区赛达工业园的智能车间内,碳纤维原丝经历精密蜕变,化身为强度十倍于钢材的核心材料。这一幕不仅是卡本科技的技术突破缩影,更是天津西青创新生态孕育的“隐形冠军”企业群像——它们以关键技术突围,正重塑区域产业竞争力。
天津市西青区工信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该区创新型中小企业已达498家,其中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家。这一优质企业梯队,正成为驱动区域产业向高端跃升的核心引擎。
协同创新:破壁攻坚显担当
“立体视觉是未来自动驾驶的关键支撑。”中科慧眼(天津)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华伟介绍。在京津冀协同战略和天津西青经开区政策支持下,这家深耕立体视觉的企业十年磨一剑,成功打破国外企业在自动驾驶感知算法与磁流变悬架系统的技术垄断。
“我们实现了全站式自研,技术指标已超越国际同行。”蔡华伟表示。面对早期芯片依赖进口的困境,中科慧眼联合国内芯片企业协同攻关,稳步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天津西青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政策体系,正加速技术研发到产品制造的链条贯通,推动智驾产业集群加速成型。
材料革命:中国标准筑基业
在卡本科技的智能产线上,“工业黑金”碳纤维复合材料承载着基建强国的重量。主导制定19项行业标准、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卡本不仅占据千亿级基建加固市场重要地位,更以自主技术筑牢安全基石。
面对高速公路桥梁加固材料长期受制于人的困境,卡本科技自主研发的智能预应力碳纤维板集成光纤传感技术,为西青区王稳庄镇天源道桥提供24小时安全守护。从技术攻关到工程应用,中国新材料正书写安全自主的新篇章。
能源新局:前沿探索拓蓝海
新能源赛道同样激荡着西青智慧。当锂电池和铅酸电池安全环保性成为全球难题,华神(天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2008年率先探索水系锌—碘电池替代路径。“研发初期质疑不断,如今国内外已有近百个课题组跟进研究。”公司负责人袁志好感慨道。
在天开西青园创新沃土上,华神新能源与产业链伙伴紧密协作,加速技术转化与产业协同。“园区为科研理想提供了高效落地的土壤。”袁志好表示。新能源新材料企业集群在此汇聚,持续为区域经济注入绿色动能。
智造出海:自主可控闯世界
天津宜科自动化的生产线上,为宁德时代新能源定制的传感器正精密排布。这种应用于电池生产线的高精度小型化传感器,曾是中国制造业的痛点——毫米级激光测距产品长期被德国垄断。
投入三年近千万元研发经费,宜科成功突破核心零部件技术壁垒。其41位绝对值多圈编码器、微米级激光测距传感器等20余项核心技术产品实现进口替代,更在欧洲与北美设立分支。即将在天津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将为更多如宜科般的天津企业敞开国际市场新通道。
从中科慧眼的“智能之眼”到卡本科技的“工业黑金”,再到宜科自动化的“精密感知”,天津西青区“隐形冠军”企业群的崛起绝非偶然。政府精准的政策支持与创新服务,为企业营造了潜心突破的优良生态。
“这些企业如同创新‘盆景’,正汇聚成引领产业链升级的壮阔‘风景’。”天津市西青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天津西青“隐形冠军”集群突破技术壁垒的实践,不仅是企业自身的跨越发展,更是区域经济向全球产业链高端攀升的坚实足迹——它们以自主创新之光照亮“新质生产力”发展之路,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写下生动注脚。(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