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8 02:28:55 来源: 秀目传媒
中新网益阳11月27日电 (陈浩军 张媛)11月27日早晨6时不到,湖南益阳市67岁居民胡赛军就前往社区的“爱心食堂”,和志愿者一起把关送到食堂蔬菜品质,择菜、洗菜、切菜……工作忙碌而有序。
“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胡赛军在社区“爱心食堂”工作。 陈浩军 摄
胡赛军居住在资阳区汽车路街道人民路社区,退休后他把自己的时间奉献给了社区的公益事业,从爱心食堂的大“管家”到小区邻长,再到老年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等。因其一片助老情深,他今年被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评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深耕“爱心食堂”,让老人吃上放心饭菜
“赛股(老人对胡赛军的昵称),你又来送饭了,吃个橘子再走。”接过胡赛军手中的饭盒,88岁的张银凤热情地打着招呼。
2021年6月,人民路社区“爱心食堂”开业,为社区80岁以上老人、一线环卫工人、特困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免费提供爱心午餐,行动不便者由志愿者送餐上门。
爱心食堂“大管家”责任重大,社区将这一重担交给了服务先锋小区党支部书记胡赛军。面对着大家满怀期待的眼神,老胡拍着胸脯:“一定会让老人们吃得好、吃得放心!”
胡赛军是个热心人,平时邻里之间有困难,他总会出手相帮。邻居马欢儿子放学归来没人管,总是到他家做作业再吃完饭才回家,受他的感染成了食堂众多志愿者之一。刘顺香做事认真踏实,眼睛里“有活”;李冬开是运钞车司机,忙完自己的工作,再来食堂当大厨;孙桂兰手脚麻利,为人热情;廖正安热情善良,总是一脸笑意。
在胡赛军的统筹调度下,志愿者分工配合,将食堂工作干得有声有色。为让老人吃上放心菜,在社区的支持下,胡赛军还带着志愿者建起了“开心农场”。菜园里品种丰富,除了应季菜,还种了香瓜、西瓜、菜瓜之类,作为老人的水果加餐。
菜园里的菜,是志愿者的“心头肉”,遇到高温晴热无雨,他们买来电机、水管抽水抗旱;胡赛军到乡下走亲戚,总会看看有没有菜秧子、用来搭架的竹子之类。菜园里的菜供应食堂绰绰有余,志愿者还会送给小区的其他居民尝尝鲜。
胡赛军给行动不便者送餐上门。 陈浩军 摄
记下老人需求,他是随喊随到的“暖心邻长”
“家里水管突然爆裂,积水漫了一地,赛股你能帮忙看看不。”深夜接到独居老人刘载的电话,胡赛军匆匆忙忙就出了门。怕一个人搞不定,他还叫上了小区懂水电维修的志愿者。
检修处理完毕,两个人细心地将地面的积水清扫干净。“这些年,真是麻烦你了。”老人送胡赛军出门,嘴里连声说着感谢的话。
作为湘印家属区邻长,胡赛军的手机24小时开机,“老旧小区,基础设施日益老化,麻纱事多,都要第一时间处理,居民的心才顺。”他笑着解释。
小区的15位老人,胡赛军更是牵挂在心。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与需求等,他都有本“明白账”。刘友秀老人牙口不好,喜欢吃软糯的肉丸子、水煮南瓜;刘载老人饮食喜清淡,不能放太多调味品;张银凤老人吃不得太多辣的……这些老人有什么需要,都是一个电话,胡赛军就上门来了。
让老人尤为感动的是,胡赛军不仅自己做得好,还带动小区其他居民,和他一样做起了志愿者,将为人民服务经常挂在嘴边。换灯泡、装开关、修水电等,分文不收;遇上身体不适时,还帮忙买药、送饭等。
考虑到小区老人多、出行不便,胡赛军向社区多次汇报,推动小区的适老化改造。他带着志愿者一次次上门,针对老人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和志愿者除了做好施工队伍的服务工作,他还当起了质量监督员,全程监督无障碍坡道加装、扶手安装、坐便器改造等。
“有了这些扶手,我们出行就方便安全多了。”“蹲式坐便器改成了抽水马桶,如厕大难题就解决了。”老人们都夸社区为他们办了大好事,胡赛军和志愿者用了心。
胡赛军(右)与志愿者分工配合,将食堂工作干得有声有色。 陈浩军 摄
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再忙再累都值得”
胡赛军不仅挂记着老人的日常温饱与生活琐事,更想方设法丰富他们的晚年精神文化生活。他摸清老人喜好,在社区的大力支持下,在志愿者的全情配合下,策划组织50余场文娱与健康活动。
春日带老人逛公园赏景,志愿者全程搀扶陪伴;夏日办纳凉晚会,大家提前布置场地、搬桌椅、备茶水;还邀请医生上门坐诊,志愿者帮忙引导老人、记录身体数据,教老人测血压、学养生知识,每次活动都井然有序。
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百家宴活动。居民齐动手,人人都把自家的拿手菜带到宴席上来,开怀畅饮的同时,聊聊家长里短,气氛轻松愉悦;更有吹拉弹唱爱好者,走上舞台,秀出自己的绝活。
队伍里少不了胡赛军,他是现场秩序维护者,他是客串主持人,还是台上演员。“只要居民乐呵,再忙再累都值得!”他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