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2 04:01:56 来源: 人生五味
中新网上海8月21日电 (记者 陈静)于2023年2月起正式运营的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不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将服务网络扩展至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正式运营后,面向新材料和节能环保两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集“快速预审、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工作。
21日,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举办“政府开放月”活动,30多位企业代表和民众走进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实地了解上海知识产权事业改革发展现状和专利预审等惠企政策服务,助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
据悉,上海持续健全重点产业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机制,以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浦东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为“两翼”,推动在临港、黄浦、静安、普陀、杨浦、松江等6个地区建设首批保护中心分中心,让知识产权保护的“触达”更快速。围绕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先导产业,上海创新设立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专业委员会,让技术支撑能够更快响应产业所需。
当日,上海的一家人形机器人企业知识产权部门负责人王露介绍,知识产权的体系化管理、布局、保护与运营始终是企业战略规划的核心,而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业服务,为企业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筑牢了关键根基。“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的专利预审服务,帮助解决了创新型企业在技术迭代快、市场窗口期短背景下的知识产权保护效率问题。”王露说,“通过‘一网通办’的便捷备案通道,我们仅用7个工作日就完成全流程备案;预审环节的精准审查与快速响应机制,更使专利授权周期较传统流程大大缩短,目前公司发明专利最快一个月实现了授权,让企业的核心技术能以最快速度获得法律保护。”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该企业围绕硬件、算法、软件领域已申请专利近90件,其中30件通过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预审通道提交,23件已正式获得授权。“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组织并发布的《机器人专利导航报告》,为我们的技术创新方向提供了精准指引,让知识产权布局更贴合行业发展趋势。”王露说。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创新成果亟需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车企知识产权主管邢益维对记者说,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预审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培训,使得该企业的研发创新成果快速获得保护,避免了技术成果的流失并消除可能对市场先发地位的不利影响;同时,从鼓励创新角度,激发了研发工程师的创新积极性,加速了对核心技术难点的突破,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宝贵的先机。
另外一家国内领先的燃料电池技术提供商表示,依托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利预审通道,加速了公司在氢能核心技术的专利授权进程。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专利预审服务开通后,企业负责核心产品研发和销售的两家子公司成为上海保护中心首批备案企业,对创新成果的快速保护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专利快速授权,为企业抢占市场先机等要求赢得了宝贵时间。
在该企业看来,专利预审带来的不仅是速度提升,它对案件质量的要求比普通申请更为严格,实际上也倒逼企业内部对创新成果的挖掘、评估和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提出了更高自我要求,促使企业提升专利的创造性高度和保护范围的全面性。
据悉,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持续深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服务,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上海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方面表示,今后将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政府开放活动,切实增强政民互动、政企互动的质量和实效,让“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公平竞争”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蔚然成风。(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