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0 14:07:29 来源: 扬子晚报
中新社河北邯郸8月20日电 题:磁州窑“千年窑火”迎新机
作者 王夏菲 王天译
行走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彭城镇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带有磁州窑元素的建筑物。无论是镶嵌着瓷片的墙壁还是勾勒着纹样的屋顶,都彰显着这里是磁州窑的“故乡”。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自北朝创烧,于宋金元时期达到鼎盛,至今历千年而不衰。因最具代表性的装饰艺术就是白地黑花,磁州窑被称为“白与黑的艺术”。峰峰矿区彭城镇一带便是磁州窑的核心区域。2006年,磁州窑烧制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在彭城镇的磁州窑文化艺术街区,“90后”台湾青年陈钰淇正在制作咖啡。“最近这里的磁州窑手艺人帮我们制作了新的闻香杯,现在店铺内的大部分器皿都是磁州窑瓷器。”陈钰淇说,2016年她因工作交流来到峰峰矿区,因为“一看到磁州窑瓷器,就感觉特别有缘”,于是在这里开了一家咖啡馆。
帮陈钰淇设计了不少磁州窑咖啡杯的,正是“85后”本地青年孟繁甲。自幼在磁州窑文化熏陶下长大的他,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在他看来,千年窑火传承不息,更要贴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现代人喜欢饮茶、喝咖啡,对瓷质就有了更高要求。”孟繁甲说,他和团队通过在原料加工、烧制工序等方面的改进创新,能够做出更精致的小器型。从2020年起,孟繁甲和团队累计研发产品200余种,畅销品类30余个,其中以邯郸成语文化和珍贵文物为灵感设计出的文创产品颇受顾客喜爱。
2023年,孟繁甲被评为河北省级乡村工匠名师。今年下半年,他计划通过合作、参展等形式将磁州窑文化推广到中国南方地区,同时逐步把产品业务扩展至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让更多人了解磁州窑。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和非遗体验日益受到游客青睐,磁州窑走进更多人的视野。近年来,当地政府对磁州窑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投入了更多资源,打造了滏源里磁州窑文化创意街区、磁州窑文化艺术街区等文化地标。今年上半年,磁州窑文化艺术街区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单家店铺单日最高营业额达3万元人民币。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高陶瓷产业的设计和创新能力,当地正在深化与邯郸学院等院校的合作,建立大师工作室与教学实践基地,期待“千年窑火”生生不息。(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