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7 15:58:52 来源: 人民网
必读丨北马新路线今年怎么跑?赶快转发收藏这条“探秘贴”!
2025中国银行北京马拉松开跑在即,各位跑友是否做好了准备?
首次参赛的跑者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经验丰富的老炮儿又会遇到哪些惊喜?
今天就跟着我们的跑者,提前在北马的新路线上一探究竟吧!
“探路·解读”
我们的北马
BEIJING MARATHON
在天安门广场,当国歌齐声唱响,您的北马旅程也将由此开启不凡的篇章。
奔跑过长安街的壮阔,穿越中轴线的历史纵深,这条北马路线,仿佛一页页流动的北京编年史,在脚下铺展。
沿途还将串联三大奥运地标——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场,它们静静伫立,见证着一座城市的奥运记忆与荣光。
从见证历史的地标,到闪耀时代的奥运遗产,这一路奔跑,串联起的是北京的厚重底蕴与蓬勃朝气,也串联起每一位跑者心中对挑战的渴望。
起跑阶段需格外留意脚下——天安门前为方砖路面,叠加清晨湿滑的晨露,存在一定滑倒风险。建议起跑时控制兴奋,采取小步幅、高步频的方式,稳扎稳打。
出发280米后,将迎来一次左转弯,请务必保持耐心,切勿强行抢道或变速,安全通过为首要目标。
待顺利转入长安街,眼前将豁然开朗。这里拥有6至7车道的超宽赛道,堪称全球最宽阔的马拉松跑道之一。到那时,再从容调整呼吸与节奏,尽情享受奔跑。
跑过长安街,赛道将依次穿行复兴门桥、木樨地桥、新兴桥与航天桥。
北京素有“千桥之城”的底蕴,历史上河湖交织,如今则以一座座立交桥连接现代脉络,其桥梁数量在全球都位居前列。
不过跑友们无需多虑,在这一系列桥梁中,仅有木樨地桥一处设有上坡,其余桥梁赛道只是经过,几乎没有坡度变化。
木樨地桥位于约5.8公里处,是赛道上的第一道爬坡挑战。建议你在5公里处的首个补给站提前补充水分与能量,从容应对,稳速通过。
约8公里处,您将跑入西三环辅路。此时,玉渊潭的湖光跃动于右手边,中央电视塔的身姿耸立在左侧——这里有全程极具辨识度的地标景观。
请注意,此段赛道略有收窄,不妨适当放缓节奏,让自己沉浸于这幅城市画卷中。
随后,在花园桥左拐约1公里,再经一次右拐,便迎来近6公里的直道。
也正在此时,昆玉河的微风与潋滟水色将伴您同行。这段路线平坦、视野开阔,你将跑得格外轻松从容,可说是全程中最值得享受的“呼吸段落”。
接下来,北马赛道将迎来第一处惊喜。
▍ 新路线:北四环辅路段(约18-24公里)
此段赛道今年首次启用北四环辅路,道路更为宽阔,且林荫覆盖良好,体感更舒适。建议跑友在体能分配得当的前提下,把握这段理想赛道,尝试稳健提速,为后半程争取时间优势。
跑过中段,北马赛道便将带你沉浸于一场浓缩的奥运文化之旅。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场等地标,将在最后约17公里处密集呈现。
但在拥抱这片奥运景观之前,请集中精力,率先迎接28公里处“科荟桥”的挑战。
值得留意的是,今年科荟桥在赛道中的位置比往年有所提前。这意味着您需要更早调整心态,合理分配体能,为这个“提前的考验”做好充分准备。
如何顺利过关?除了稳住节奏,及时补给同样关键。位于27.5公里处的补给站是您闯关前的理想“加油站”,务必在此完成能量储备。
如果爬坡后感到肌肉紧绷或不适,也无需担心——下桥后设有肌肉舒缓喷雾站,助您迅速恢复状态,继续前行。
完成补给与状态调整后,北马赛道真正的惊喜正等待您一一解锁。
▍ 途经国家速滑馆内部路,捕捉流动光影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段全长约500米。您可以近距离欣赏其标志性的曲面玻璃幕墙,感受建筑与动感的光影交错。这一段视野开阔、背景震撼,堪称全程“出片高地”,别忘了调整呼吸,留下您的奔跑瞬间。
▍ 折返点大幅优化,奔跑更流畅
今年赛道折返点由原来的3处精减至1处,自34.5公里起进入唯一折返段。这一改动有效减少赛道干扰与体力损耗,让您后程奔跑节奏更稳、体验更顺。
▍ 改道奥林东路,尽览奥森秋韵
赛道今年调整至奥林东路,跑者可一路将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湿地景致尽收眼底。这里水岸交错、秋色浸染,是北京金秋最美的窗口之一,也将成为您疲惫时的一抹视觉慰藉。
📌 注意:37公里处赛道收窄
在37公里左右,奥林西路转入北五环辅路引桥时,赛道将明显变窄,这也是全程最窄的一段。请务必提前控制节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拥挤,平稳通过。
当玲珑塔的身影出现在视野前方,便意味着您已无限接近这场旅程的终点。
最后200米的赛道,是一场感官的盛宴:左侧的鸟巢与右侧的水立方遥相呼应,共同见证你的荣光;赛道两旁,金黄的银杏叶在秋风中闪烁,如同夹道欢呼的灿烂旗帜。
请放慢脚步,深深呼吸,将这无比珍贵的冲刺时刻,永远刻印在心。
▍ 北马三重奏:历史、奥运与金秋
一路跑来,古老的京城风韵、辉煌的奥运遗产与绚烂的金秋景致,共同交织成北马赛道的独特底色。
▍ 完赛三要素:防滑、防挤、防“撞墙”
请将这三个关键词牢记于心:赛道湿滑处需“防滑”,起跑与弯道处要“防挤”,而在体能极限点,更要科学分配体力,全力“防撞墙”。
北马倒计时已经响起——您,准备好了吗?
咱们,北马赛道见!

(北京马拉松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