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7 17:31:01 来源: 杭州网
中新社绍兴11月7日电 (林波)据浙江省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7日消息,在塔山和畅坊遗址考古工作中,发现会稽郡铸造五铢钱与铜镜的作坊遗存,并出土底部隶书“窑作”二字的晋代越窑青瓷。
绍兴出土底部隶书“窑作”二字的晋代越窑青瓷(资料图)。(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
这一发现为研究汉晋时期青铜铸造技术提供了新材料,也为探索早期越窑青瓷的生产工艺、组织管理与流通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4年7月,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塔山和畅坊进行考古发掘,总发掘面积3600平方米。此前,该遗址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夹砂陶器、红陶器和玉器等遗存,系绍兴古城内首次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在本次发掘中,考古人员在北部区域发现大量红烧土与炭灰堆积,推测为铸造作坊区,出土五铢钱范、铜镜范、博山炉范、残铜镜、铜盘及大量铜渣、铁渣等铸造废弃物。
绍兴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指出,这些遗物证实此处为汉晋时期会稽郡官方铸造钱币与铜镜的作坊,显示该地从两汉延续至两晋,曾为规模宏大的官营手工业作坊区。
越窑作为中国古代南方著名青瓷窑场,主要分布于越州(今绍兴、宁波一带)。
此次出土的越窑青瓷小罐,底部清晰刻有隶书“窑作”二字,该罐肩部存在窑粘痕迹,应为烧造过程中的残次品,但底部字样精美,表明其为官营窑业作坊产品。
除该罐外,现场还出土大量青瓷器物、残片及制瓷工具,如陶拍与间隔具,另有厚灰烬堆积与八口汉晋时期水井。这些遗存共同勾勒出当时官营窑业作坊宏大而繁忙的生产景象。(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