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数智技术打造全链条 智媒深融重塑新业态📵

发布时间:2025-11-14 18:05:29 来源: 伊秀女性网

  

  中新网长沙11月14日电 (张雪盈)11月12日至14日,以“数智新媒跨界智联”为主题的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在湖南长沙举行。中国新媒体技术展是中国新媒体大会主题活动之一,连续三届在长沙举办,已成为展示技术赋能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窗口。

  当前,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作为核心新生产要素,正在深刻重塑媒体新质生产力,驱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智能化升级,推动主流媒体加速实现从“融媒”到“智媒”的跃迁式发展。

  从人民日报社的AI编辑部到商汤科技的“一句话生成完整短片”技术,从新华社的AI检校一体机到野子科技的虚拟现实电影……展会现场,一批媒体数字化转型的前沿技术、场景化解决方案及“文化+科技”产业生态集中亮相,既吸引了寻求转型突破的媒体从业者,又满足了普通观众对未来生活的好奇。

11月13日,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现场,民众正在体验虚拟现实电影。 张雪盈 摄

  智媒生产全链条

  AI编辑部、“写易”智能创作引擎、新华妙笔、新华新声X-VISION全景视听制播系统、央视听媒体大模型2.0……走进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一场媒体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正悄然上演。

  在长城新媒体集团展区内,将文字新闻自动转化为一场多角色、多观点交锋的视频节目的“长城AIGC智造传播平台”,引发了观众对智能节目生产从概念走向现实的讨论。据了解,它已在河北冀云融媒体平台上线,每日服务上千名采编人员,累计生产数百万条内容。

  “该平台以长城大模型为能力底座,打造了一系列智能体,可快速生成图文并茂的新闻稿和生动的短视频内容。”长城新媒体技术研发服务部负责人陈曦介绍。在其操作下,屏幕中一篇关于经济数据的常规报道,瞬间变为有主持人主持、有观点不同的专家参与的“隔空辩论”视频节目。

  不少主流媒体也携先进技术亮相展会,新媒体“黑科技”已然覆盖内容创作、传播分发、沉浸体验全环节。人民日报社的AI编辑部系统集成从热点发现、5G回传到智能剪辑、文生视频等先进AI能力,实现“一人就是一个移动编辑部”。“这套系统相当于为记者配备了一个‘AI超级助理’。”人民日报社相关负责人说。

  “中科闻歌与新华社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研发的融媒体平台已建成投用,该平台拥有67个国家专项核心成果。”中科闻歌副总裁王一刚说。在其身后,多项场景化成果引人注目:自主研发的大模型基于热点预测算法,为记者过滤低价值信息,还能一键将文稿转为视频,自动生成脚本、字幕、旁白,支持素材智能检索与多语种翻译;跨媒体内容管理平台可运用AI来解决视频、文本素材中的信息过载难题等。

11月13日,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会现场,湖南广电展区的具身智能综艺合伙人“小玖”正在向观众“比心”。 张雪盈 摄

  智媒技术新应用

  今年,中国广电、华为、中科大洋、索贝等科技企业,聚焦技术公司与媒体平台的协同创新,呈现了超高清技术、具身智能、AI Agent、多模态内容创作、数字影像等硬核技术、解决方案及应用场景。

  当观众在商汤科技推出的“Seko短片创作Agent”平台中输入“长沙旅游”“特色美食”等要素,仅5秒便生成了一条包含5个分镜头的13秒短视频。

  这款行业首发“创编一体”模式的视频创作智能体,能够一站式接管视频创作的复杂流程,实现从灵感到成片的“一键直达”,已广泛应用于课件制作、广告创作、短剧等多个场景。

  “太震撼了,以前制作一条短视频需要团队协作好几天,现在输入指令就能生成,这让我不得不重新思考未来内容创作的模式。”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大三学生李同学说。

  覆盖节目制作线索收集、文稿创作、镜头挑选、同期编辑、智能生成、节目精剪等核心环节的智能创造平台APE2.0,实现节目制作的全流程AI驱动;湖南广电展区的具身智能综艺合伙人“小玖”,可在综艺节目中完成同声传译、犀利锐评、趣味迎宾、资深向导、个性音乐创作、漫画海报设计等10余项任务。

  随着DeepSeek、豆包等大模型逐渐融入日常生活,AI技术潜在风险也引发广泛关注。“我们致力于为大模型和AIGC领域构建坚实的安全防线。”博特智能联合创始人兼市场副总裁邓绍臣介绍,公司的AI安全与应用解决方案已成功服务众多政企单位、互联网企业和出版传媒机构,联合推出了新华妙笔、AI智能出版审校等多款产品,持续推动AI技术安全、赋能各行各业。

11月12日至14日,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在湖南长沙举行,吸引民众参观。 张雪盈 摄

  数字文创新场景

  在马栏山场景聚集区,体验完VR大空间类历史主题体验项目《一梦入大唐》的长沙高新技术工程学校学社姜翰轩仍有些意犹未尽。“体验中有一个环节是乘坐载具飞天而行,感觉现实中的自己仿佛也在上升下降,和从屏幕上看电影的感觉相差太大了。”他说。

  该项目是湖南野子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不仅能让体验者穿越千年,一秒步入大唐,还能“触摸”宫殿楼阁、“漫步”山川城市,将文化记忆转化为可感知、可交互的沉浸旅程,生动诠释数字科技赋能文化传播的新路径。

  除VR体验项目,AI双目直播机、AI翻译、超高清转码平台等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的前沿重点技术,中国电信的全链路AI视频创作平台TeleStudio、泛联新安的嵌入式领域研发效能大模型DTCoder、创壹科技的一站式故事影片创作工具OneStory等园区企业的创新技术产品也纷纷亮相。

  得益于“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位于长沙的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爆款频出、活力迸发。据了解,目前园区累计注册企业超4000家,拥有芒果超媒、电广传媒、中南传媒、中广天择、天舟文化等上市公司,并聚集大批头部企业入驻,正朝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音视频产业高地”的目标蓄势进发。

  据了解,中国新媒体技术展组委会、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媒体研究院与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还面向全行业发布《大模型智能体助推系统性变革——中国智能媒体创新发展报告(2024-2025)》。报告立足实践、聚焦前沿,解码智能体驱动媒体变革逻辑,为行业转型提供理论支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