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1 05:30:51 来源: 慧聪网
中新网杭州11月20日电(鲍梦妮)11月20日,“企创云课堂@科学咖啡馆:具身觉醒,智能机器人的产业突围与场景革命”在杭州举行,活动汇聚机器人领域专家学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投资机构代表等50余人,共同聚焦具身智能前沿趋势,探讨产业化路径与多场景融合应用。
“具身智能”可理解为拥有物理身体的智能体,它可以通过物理身体或者说传感器去感知周边环境,和环境进行交互。《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具身智能市场规模预计达52.95亿元,占全球约27%。在巨大的市场需求面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具身智能赛道。
活动现场。 浙江省科企新质生产力研究院供图
“人形机器人发展百年,已经进入商业化试水阶段。”北京钢铁侠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王振超说,“过去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实验室成果或街头表演的机器人。而下一步,它们将真真切切地走向市场应用。”
从春晚舞台上的灵活秧歌,到半程马拉松赛道上的稳健奔跑,人形机器人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公众视野。而“人形”之外,具身智能的载体更为丰富多元,各类机器人正以高度适配的形态深入工业、医疗、安防等垂直场景,精准解决实际问题。
现场,北京领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尹子林与医疗机器人实时互动,并指出其技术路径——43个专家垂直模型智能体赋能专业服务。双擎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森则介绍了机器人在医院、业务接待、智慧工厂、环境监测、实验室配送与巡检盘点等多个场景的落地应用,展现出广泛的产业化潜力。
具身智能“身体”的构造离不开机器人“眼睛”与“手脚”的协同进步。浙江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教授毛家发从“眼睛”角度出发,带来了在视觉深度测量方面的最新理论成果;浙江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博士刘刚江从“手脚”出发,介绍了机器人在不同地形地面平稳运行的策略。
据悉,本次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全国工商联宣传教育部、全国工商联经济服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关村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会、浙江省科企新质生产力研究院承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