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发布时间:2025-10-24 18:15:11 来源: 北晚新视觉网

  

  【光明论坛】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近日,第138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举办。本届广交会中,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是一个焦点。从“新三样”到智慧出行,从核心零部件到整体解决方案——这里构建起一条完整的先进制造生态链,让“新质生产力”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成果。

  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机器人,从大数据分析到物联网技术,从节能改造到绿色转型……当前,我国制造业进入一个更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制造新时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建设与发展全面提速。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5%。2020—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增长到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到33.6万亿元,整个“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过30%。

  传统制造业是我国制造业的主体,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是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制造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关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局。其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有利于持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不断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跃升。

  长期以来,中国制造依靠成本优势行销全球,但其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要打破这一路径依赖,我们就必须努力攀登微笑曲线的两端,推动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高端产品国产化、出口产品高附加值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等。新时代以来,我国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发展,我们还要在夯实产业基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品牌建设、提高附加值等方面入手,推动我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价值链地位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智能化为中国制造注入了澎湃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智能制造应用规模和发展水平大幅跃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成效明显,不断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一些先进的灯塔工厂,数字孪生技术让工程师在虚拟世界中就能完成产品测试与产线调试,大大缩短了新产品的上市时间;工业互联网平台则打通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让上游供应商、工厂与下游客户实现了信息协同,从而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柔性生产,极大减少了库存和资源浪费。同时,这也对劳动者提出了新要求,过去简单的重复性劳动岗位正在减少,一批懂得数据分析、会操作和维护智能设备的新蓝领技术人才正在成为车间的新主角,劳动力结构也随之优化。

  绿色同样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发展的新底色。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工业领域节能降碳,相关能耗指标不断下降。《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提出具体要求:到2030年,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绿色发展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基础,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将超过40%。到2035年,制造业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成为新型工业化的普遍形态。放眼全国,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取得长足进展,绿色制造体系逐步形成。截至目前,北京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6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0家;创建市级绿色工厂51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累计创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18个。在上海,《上海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则强调以重大应用场景为牵引,以技术突破为内核,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培育重点绿色低碳产业,为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政策保障,有力支撑了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为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这场深刻的转型升级,不仅让中国制造的含金量越来越高,也为全球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高质量、高技术、环境友好的产品,为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来自中国的稳定力量,也为全球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中国经验。

  (作者:潘颖豪,系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教授、研究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