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内突发幽闭恐惧症女子弃车步行引热议 特殊路况下的驾驶能力该被一票否决吗?🙌

发布时间:2025-09-01 14:07:54 来源: 中国长安网

  

女子停车后,将多个锥形桶放在车辆后方。视频截图 民警赶到现场将女子安全带离。视频截图

  近日,一女子在高速路隧道内因幽闭恐惧症发作,无法正常驾驶车辆,从而“弃车”步行的消息引发网友热议。

  有网友责怪其身体不适还在高速路上驾车,建议其“以后别开车了”。也有网友认为如此评判太过武断,她不是完全不能驾车,而是在特殊环境下不能驾车。

  8月28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四川高速公安六分局获悉,事发地点为乐汉高速汉源东至金口河段,该段道路全长53公里,隧道群占比超90%,行车环境较为特殊。该女子离开隧道后症状便有所缓解,最后选择从国道继续前行。

  对此,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心理治疗师周婧媛科普:幽闭恐惧症属于焦虑障碍谱系中的一种特定恐惧症,其核心特征是对封闭、狭小空间产生恐惧,轻度患者若能有效自我调节,通常不会严重影响驾驶。

  女子报警

  我在很长的隧道里不敢开车了

  四川高速公安六分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事情发生在8月12日,当天他们接到一女子报警求助:“我有幽闭恐惧症,目前在一个很长的隧道里面,车子停在旁边的应急停车带里,开了双闪,但是不敢开车了。”

  接警后,值班警员一边通过对话安抚、转移驾驶员心理负担,一边调看监控视频,确定车辆位置,开展救援。

  现场监控视频显示,驾驶员停车后,将多个锥形桶放在车辆后方,然后和同行女子沿着隧道入口往回走,直到民警赶到,将其安全带离。

  8月27日,此事在网络上发布后,引发大量网友评论,其中,认为该女子身体不适合开车、以后就别开车了的留言较多。持相反观点的网友则认为,该女子只是在特殊环境下没法开车,日常城市道路宽敞平坦,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同时,不少网友还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在隧道内驾车的经历:长时间待在这种昏暗密封的环境里,感觉喘不上气。

  高速警方

  女子充分休息后恢复驾驶能力

  针对网友的争论,四川高速公安六分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次事件发生的道路,环境较为特殊。据介绍,乐汉高速汉源东至金口河段全长53公里,桥梁加隧道形成的隧道群占比超90%,该女子下车的隧道,长度超过了10公里,按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计算,驾驶时间至少8分钟。

  监控显示,隧道内装饰较为单一,部分墙面为黄色,中间有一道青色,部分天花板有白色、蓝色的装饰。

  当天驾车的女子介绍,她之所以突发幽闭恐惧症,是因为在隧道内驾车时间过长,“出现手哆嗦、心跳加快、腿软的情况,真的不能开车了。”

  该女子离开隧道后能否继续驾车?四川高速公安六分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该女子得到充分休息后,情况自行好转,恢复了驾驶能力,最终驾车沿着国道继续前行。

  心理治疗师

  预感发病可尝试5个步骤缓解

  什么是幽闭恐惧症?发病后有什么症状?是否影响正常的生活?8月28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心理治疗师周婧媛。

  据介绍,幽闭恐惧症属于焦虑障碍谱系中的一种特定恐惧症,其核心特征是对封闭、狭小空间产生恐惧,患者常担心“逃不出去”或“会窒息”,从而产生强烈的不安甚至恐慌。患者的生理症状包括:心跳加快、胸闷、出汗、头晕、呼吸急促,甚至有濒死感;回避行为包括不坐电梯、绕行隧道、拒做影像检查,严重者可能影响学习、工作和社交。

  周婧媛介绍,如果患者预感自己即将发病,可以尝试5个步骤缓解。

  第一步:稳住呼吸,用4-2-6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2秒,再呼气6秒。重复几轮,让呼吸变慢。

  第二步:放松身体,从手掌开始,绷紧5秒再放松。依次到肩膀、背部、腿部,让全身逐步放松。

  第三步:转移注意力,倒数100个数字,或者专注数手指关节、默背一首歌。

  第四步:给自己暗示,默念“这只是焦虑,不会伤害我”,同时提醒自己,发作通常几分钟就会缓解。

  第五步:握住一个小物件,如钥匙、戒指、手链,感受它的质地与温度,把注意力拉回现实。

  那么,幽闭恐惧症患者能否驾车?周婧媛介绍,这需要根据患者症状来区分不同的严重程度。轻度患者若能有效自我调节,通常不会严重影响驾驶,但中重度患者在发作时可能会出现失控行为,因此往往不适合单独驾车,尤其是长隧道或高速等高风险路段。

  案例

  幽闭恐惧症患者杨先生:

  动车飞机电梯我都坐不了

  8月28日,记者还采访了受幽闭恐惧症困扰十余年的杨先生。

  据其介绍,他患病前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点,不知不觉就对幽闭空间害怕起来。“只要一进入封闭、狭小的空间,脑子里就笼罩着一层阴影,总感觉无法逃脱。”杨先生说,他发病时,不仅会呼吸急促、手脚发抖,还会出现面色发白、冒虚汗等症状,“离开了封闭空间就缓解了。”

  “动车、飞机、轮船这些交通工具我都坐不了,一进去就感觉自己出不了气,只有汽车和地铁可以坐,因为我知道它随时都会开门。”杨先生说,坐汽车都是近几年病情有所好转才坐的,前几年他只能自己开车,没法坐别人的车,“自己开车,随时可以停下,所以不会怕。”

  对于杨先生来说,除了交通不便外,日常生活中最大的不便还在于无法坐电梯,“高楼层根本去不了,在电梯里只要看见电梯门缓缓关上,心里就开始不舒服。”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卓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