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31 15:13:15 来源: 猫眼电影
中新网成都7月31日电 “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活动于30日在成都闭幕。
据悉,“行走中国·2025海外华文媒体川渝行”活动于7月17日在重庆启动,邀请了20余家主流华文媒体赴川渝参访。在为期14天的行程中,华文媒体代表深入川渝多地,通过实地走访,切身感受这片土地的发展脉动。
30日下午在成都举行的座谈会上,华媒代表们畅所欲言,表示将向海外受众传递生动鲜活的川渝故事。川渝两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城市与乡村的协同发展,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相得益彰,给华媒代表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瑞典《北欧华人报》副总编李赞民说,此次是他首次以媒体身份到访川渝。他对两地在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文旅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震撼,“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为海外传播提供了丰富而可信的素材。我将通过这次川渝之行获得的鲜活案例和亲身感受,用海外受众易于理解、喜闻乐见的文字、图片和影像,向瑞典华侨华人及其外国朋友客观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加拿大天时传媒副社长许鹏参与了此次活动的四川行程。他谈道,这次8天“穿越”四川4市的深度体验,不仅是地理上的跨越,更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让他对四川有了全新认识。在许鹏的镜头中,四川既是连接古今的时间桥梁,又是贯通中外的空间隧道;既有三星堆的神秘,又饱含市井生活的烟火气,“以往海外受众对四川的认知较为碎片化,但这次他们将看到一个立体、鲜活的四川。”
巴西巴中通讯社副社长严佳用“年轻又古老”“文艺又科技”来形容对四川的印象。她分享道,从广元利州的清新空气到昭化古城的古朴宁静,再到成都平原的现代繁华,她感受到了四川作为“天府之国”的独特魅力。特别令她惊叹的是,四川既保留了千年古镇古迹的传统韵味,又在春熙路等新兴打卡地展现出蓬勃活力。从脍炙人口的《成都》到玉林路小酒馆的动人歌声,再到参与《哪吒》制作的科技公司,都让她看到了四川多元发展的独特优势。
基于此次川渝之行的深刻体验,新西兰BNE佳讯全媒体集团新媒体总编王紫璇表示,回国后将通过旗下全媒体平台,多角度展现川渝的风土人情和壮美山河,让更多海外华人感受到祖(籍)国的日新月异。她相信,通过这种立体化的国际传播,能够进一步增进新西兰民众对川渝乃至整个中国的了解和认知。
“这次川渝之行是我记者生涯中最值得铭记的经历之一。”谈及此次川渝之行,印度尼西亚《千岛日报》记者刘兰玲特别提到两个难忘时刻:观看《重庆·1949》舞台剧时两度落泪的感动,以及目睹成都科学城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完美融合时的震惊。在14天的行程中,刘兰玲撰写了多篇报道。她表示将密切关注即将在成都举行的世界运动会,向海外读者展现这场体育盛事与大熊猫故乡相遇的动人瞬间。
此次活动由重庆市政府侨办、重庆市政府新闻办、重庆市侨联、四川省侨办、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四川省侨联、中新社重庆分社、中新社四川分社、重庆海外联谊会、四川海外联谊会等共同组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