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2 14:14:19 来源: 发展网
中新网天津8月22日电 题:天津西青:向“新”而行 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跑出“加速度”
作者:江莹 张晓路
在天津市西青区经纬恒润新工厂,被称为汽车“神经中枢”的物理区域控制器(ZCU)迎来第100万件下线。日前,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作为核心供应商,经纬恒润以18.07%的市场份额,领跑中国乘用车ZCU市场。这是以“智能制造”为引领,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缩影。通过政策扶持、技术赋能与生态构建,天津西青正跑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智”驱升级 汽车链跃升新高地
作为京津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板块,天津西青汇聚了经纬恒润、中汽数据、中科慧眼等一批核心企业,在动力电池、智能驾驶系统等领域形成完备产业链与强大研发实力,为区域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提供了坚实支撑。
经纬恒润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该企业已与L4级自动驾驶公司白犀牛合作推进末端物流无人车规模化;携手长飞先进半导体加速国产碳化硅模块车规认证。产品层面,商用24V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首款国产化电动尾门控制器(PLGM)实现量产,新一代雷达系统LRR615发布,平台化热管理器成功搭载。高工智能汽车报告显示,经纬恒润在AR-HUD及乘用车座椅记忆功能市场占有率均位居行业前列。
“数”焕新生 老字号澎湃新动能
作为“创新+智能+数据”推动传统中药产业深度转型的“老字号”,天津宏仁堂药业为提升经典名方疗效与质量可控性,投资建设“数字化智能提取制造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由张伯礼院士顶层设计,联合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天津中医药大学打造的国内首条“经典名方”智能制造生产线,为血府逐瘀胶囊等名方打造现代化、低能耗、高品质的绿色智造范本。天津宏仁堂药业副总经理宋纹介绍:“我们的生产线将构建工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实时采集生产数据建模优化,让机器‘学习’工艺经验,实现从原料均质化到全过程在线监控与反馈控制,从而保障产品质量高度稳定均一。”
而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老字号”同样动能澎湃。老牌企业通用技术集团天津第一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一机”)焕发新生。通过技术革新,其生产车间实现数控化、智能化升级。自主研发的数控高精度立式磨床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替代;H350GH数控磨齿机凭借在线监测与多轴联动技术,实现微米级精加工,性能比肩国际顶尖产品。天津一机床把握京津冀协同与“中国制造”新机遇,在精密制造新赛道全力冲刺,“老树”也能开“新枝”。
硬核举措 发放惠企“大礼包”
区域内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持续提升,得益于政策扶持和创新举措。据了解,天津市西青区上半年,推荐24个项目申报工业设备更新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泓德汽车玻璃三期智能化生产线改扩建等14个项目通过国家评审,获国债支持1.37亿元。
同时,天津市西青区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助力企业降低融资成本,沃尔德重载移动机器人等6个项目获工信部专项再贷款推荐,贷款需求额1亿元,综合融资成本降低1.5个百分点;44家专精特新企业获专项贷款贴息补贴超400万元;累计拨付各类政策资金1612.98万元。
从“制造”到“智造”,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全产业链的协同跃升。在政策、技术与生态的多轮驱动下,天津西青传统产业正焕发蓬勃生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