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5 20:26:36 来源: 中国汽车报
中新网上海8月15日电 (记者 陈静)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同日发起成立“沪海联盟”联席会议,将通过技术及模式创新、产业链协同创新等,减少海洋污染,加持海洋垃圾价值赋能,助力完善社会多元参与的海洋垃圾循环利用产业链。
据悉,2024年,上海印发了《上海市海洋垃圾清理“沪海行动”方案(2025-2027年)》,沿海沿江各区相继出台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方案,聚焦岸线清洁度提升开展海洋垃圾清捞工作。
15日,上海市区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方面介绍,当前,为进一步提高海洋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上海根据自身产业优势,打造集“循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一体的海洋垃圾“三链融合”多元共治体系,实现“政府搭台赋能、企业统筹实施、社会广泛参与、市场多元造血”的海洋治理新模式(简称:新模式)。
新模式以组建沪海联盟形式,召集相关社会团体、行业优质企业等,围绕海洋垃圾打捞、认证、处理以及资源化利用等环节整合三链资源。据介绍,各方将增加打捞频次。海洋垃圾的认证将在较为成熟的海洋塑料认证基础上,拓展到垃圾衍生燃料、玻璃、金属等全品类,由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牵头联合有认证能力或者拥有成熟产业链的企业,利用电子围栏、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开展国际国内双认证;由资源再生的行业优质企业,通过造粒、重塑等工艺,变垃圾为高附加值原材料或者产品;最后通过包囊、服饰、手伴、装饰品等生产企业制造出产品进行销售,并逐步实现参与企业或者部门利益共享。
据介绍,政府部门将充分体现“搭台”扶持的作用,推动海洋垃圾联动碳普惠的方法学研究,开拓海洋垃圾末端利用的市场和场景,提升海洋垃圾循环利用的溢价效应。另外,相关部门也将积极引入金融机构,助力沪海联盟成员用好绿色金融。
上海市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上海市循环经济协会等多家单位成为首批“沪海联盟”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今后,沪海联盟将作为桥梁,努力构建上中下游产业链全链条贯通、社会多元参与的联盟体系,促进实现共治共赢的良性发展。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方面表示,未来,上海还将制定海洋垃圾治理的配套规范标准,动态跟踪评估联盟运行效果,为海洋垃圾治理提供制度保障。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上海力争探索出一条打造海洋垃圾循环利用产业集群的模式,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
同日,以“美丽上海,艺起行动”为主题的第三届上海生态环保艺术节启幕。本届艺术节以“艺术+环保”为创新路径,将生态理念和文化艺术紧密融合,采用大型装置艺术展、潮流艺术展、循环再生展等多元形式,为公众献上一场联结传统与未来、艺术与科技的生态奇幻之旅。(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