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8 23:06:09 来源: 重庆华龙网
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陈杭 吕少威)28日发布的《北京市检察机关金融检察白皮书(2024—2025)》(下称白皮书)显示,洗钱犯罪加速向数字支付、证券交易、虚拟货币等新业态、新领域渗透,职业化、有组织化洗钱团伙活跃,跨境非法资金通道危害加剧。
28日在北京举行的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数智化时代下的金融风险防控与协同治理”平行论坛上,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发布上述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北京市检察机关共办理各类金融案件1971件3360人,主要涉及围绕非法集资、洗钱、证券期货、信贷诈骗、涉金融非法经营、金融从业人员犯罪及民事、行政监督等重点领域。
根据白皮书,非法集资犯罪案件总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良好态势,但非法集资犯罪手段出现“线上线下双轨回流”态势,高净值人群涉案比例有所增加,“伪金交所”等增信乱象渐显。
白皮书显示,非法经营金融业务犯罪中,荐股、外汇、支付业务等金融领域犯罪手段持续翻新升级,且借助新媒体渠道隐蔽性和扩散速度增强。
白皮书指出,证券期货犯罪专业化、团伙化、链条化特征明显,中介机构参与财务造假问题应引起重视;信贷领域,信用卡犯罪由传统恶意透支向技术盗刷升级,不法信贷中介黑灰产业化、跨区域化趋势明显。
为遏制金融黑灰产蔓延,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金融监管局、中国政法大学发布《关于打击治理金融黑灰产的联合倡议书》(下称倡议)。倡议提出,建立金融监管部门、检察机关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常态化互动机制,聚焦金融黑灰产新兴业态开展联合法治研究。及时厘清法律适用边界,形成理论成果与实践应用的双向提升,为精准打击新型黑灰产提供法治支撑。(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