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再上历史高位!3500美元后怎么走?🤛

发布时间:2025-08-31 04:41:48 来源: 国际在线

  

  文/赵斌

  当地时间8月29日,国际金价再次来到历史高位: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价格一度达3518.5美元/盎司,伦敦金现也触达3454美元/盎司,逼近历史最高位。

  同日,国内金价也水涨船高。中国黄金投资金条为820元/克,上海黄金交易所金条也升至782元/克。

  回顾黄金期货价格走势,2025年4月22日触及3509.9美元/盎司,8月8日因美国海关“乌龙”信息达到3534美元/盎司,但均在站上3500美元后迅速回调。这一次会怎么走?

  多重因素交织推动金价上涨

  地缘政治、央行买金、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关税政策变化等,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导致金价剧烈波动。近期金价上涨并站上历史高位,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货币政策层面来看,29日传出消息,美联储理事沃勒称将支持美国9月降息25个基点。

  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针对就业市场不理想发表调整利率政策言论,市场普遍预测9月份美联储降息概率接近90%,这是黄金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降息预期使得美元资产的吸引力下降,而黄金作为避险资产和保值工具,受到投资者青睐。

  地缘政治局势的不稳定也是推动金价上涨的关键因素。

  近日,乌克兰危机态势进一步升级。乌克兰在西方资金和技术支持下对俄罗斯内地目标进行打击,俄罗斯也给予大规模军事反击,局势骤然紧张。这种不确定性促使投资者寻求安全资产,黄金的避险属性得到凸显。

  货币因素方面,近期美元表现偏弱,也在支撑黄金上涨。

  王红英认为,美元汇率和金价多数情况下呈跷跷板关系,一般美元指数上涨,金价下跌,反之则上涨。近期这种关系较为明显,美元走弱为黄金价格上涨提供了空间。

  此外,从全球购买黄金来看,包括中国、土耳其在内的许多央行增持黄金,这是推动黄金短期价格突破的主要资金因素。央行增持黄金不仅体现了对黄金保值功能的认可,也向市场传递了积极信号,吸引了更多投资者跟风买入。

  汇管信息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指出,降息只是表面原因,并非金价上涨的内在根本动力。美联储维持高位利率后回落,会让美元贬值,同时让全球大宗商品获得一定刺激。但这并不一定完全利好金价,因为当美联储降息,美国股市和其他大宗商品市场获得宽松刺激,资本反而可能会抛弃避险的黄金,转而去追逐价格弹性更高的美股。

  黄金市场机遇与风险并存

  黄金价格未来趋势如何?

  王红英判断,目前来看,短期内黄金价格暴跌风险较小,支撑黄金上涨的降息预期、地缘军事冲突、弱势美元以及央行增持等因素仍在发挥作用,且中长期结构性利多因素有加剧态势。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认为,所谓“牛市不言顶”。这波金价上行趋势很可能会延续几周,未来还是要看美联储降息能否在9月真正落地。现阶段,宏观经济上还没有显著利空黄金的因素,近段时间暂时没有大幅下跌的可能。

  但还应该注意到,当前金价已经处在高位,市场已在一定程度上消化了降息的影响,即便真正到美联储降息落地时,对黄金上涨的驱动力反而有可能会减弱。

  在金价上行趋势中,也隐含导致黄金价格下行甚至暴跌的因素。这些因素一旦触发,将给金价带来巨大压力。

  赵庆明则表示,伦敦金现价难以突破3500美元/盎司高点。当下黄金价格最大的潜在下行因素是地缘政治风险变化,尤其是乌克兰危机走向。若走向和平,则过去三年刺激黄金上涨的最大地缘政治风险因素消除,金价至少会跌去乌克兰危机以来上涨部分的三分之二,可以此计算支撑位。

  另外,黄金作为投资品,当其价格相对过高时,会导致投资者的担忧,进而采取避险式卖出,最终形成压力促使金价下跌。

  投资需理性判断与把握时机

  投资黄金该如何把握机会、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王红英认为,目前是投资黄金的较好时机,基于对黄金价格未来上涨趋势的判断,投资者可适时入场。

  作为初学者,面对波谲云诡的黄金投资市场,应该学习哪方面知识来加强个人判断市场和入场时机的能力?

  王红英表示,在短期交易中,投资者要学习和掌握技术分析手段,如趋势线、压力位支撑位、移动平均线等判断市场牛熊,学习震荡技术指标获取准确买卖点,以此控制风险、选取性价比高的买卖点位。

  同时,掌握一定基本面知识也必不可少,如涉及经济周期、美联储政策、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冲突等问题。

  面对金价当前趋势,赵庆明指出,目前黄金处于“箱体”震荡格局,若地缘政治风险缓和,黄金价格可能下跌,可等待更低价格入场;若风险持续,黄金价格可能维持高位震荡或反弹,可结合技术分析,在价格回调至箱体下沿时适当买入,在接近箱体上沿时考虑卖出。

  投资者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应保持理性,充分了解市场动态和各种影响因素。既不能盲目跟风追涨,最好也不要因过度担忧风险而错失投资机会,需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