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2 17:55:43 来源: 中关村在线
9月1日,上合大家庭聚首天津,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和“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先后召开。习近平主席在两场会议上分别发表重要讲话。在下午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主席首次提出全球治理倡议。
上合组织如何开启新航程?与会领导人为何评价“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正当其时”?如何理解这一新倡议?《时政新闻眼》为你解读。
视频:习近平主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来源:央视网
01
全球治理倡议:又一重要公共产品
在当天的两场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分别发表题为《牢记初心使命 开创美好未来》、《凝聚上合力量 完善全球治理》的重要讲话。共商合作发展大计,推动完善全球治理,是习主席讲话的鲜明主题。
10年前,2015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体制进行集体学习。习主席在主持学习时指出,“随着全球性挑战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已是大势所趋。”他强调,要弘扬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
2018年,在上合青岛峰会上,习主席系统阐述发展观、安全观、合作观、文明观、全球治理观。他指出,我们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在这次天津峰会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主席指出,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我愿提出全球治理倡议,同各国一道,推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携手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治理倡议,是习主席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之后提出的又一重大全球倡议。
2023年12月举行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为战略引领”。
从“发展、安全、文明”三个维度拓展到“发展、安全、文明、治理”四个维度,从“三大全球倡议”进一步丰富为“四大全球倡议”,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更有力的战略引领,为破解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提出了更全面的中国方案。
习主席对推动完善全球治理高度重视。他曾指出,“这不仅事关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而且事关给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定规则、定方向;不仅事关对发展制高点的争夺,而且事关各国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长远制度性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的讲话中,习主席从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五个方面阐释了全球治理倡议的重要内涵。
在当天的会议上,各方高度评价、积极支持习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认为在纪念二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之际,中国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正当其时。
视频:习近平提出全球治理倡议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02
以“初心”明方向
天津峰会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4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峰会,肩负着凝聚各方共识、激发合作动能、擘画发展蓝图的重要使命。走过24年历程的上合组织,如何开启新航程?透过习近平主席当天的两场重要讲话,可以清晰看到其中的“航路图”。
习主席13次出席上合组织峰会,多次都讲到“初心”。天津峰会上,习主席谈到两个“初心”。
在上午的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上,习主席谈到第一个“初心”——“上海精神”。24年前,上海合作组织刚一成立,就确立了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
2018年的青岛峰会上,习主席从儒家文化的角度阐释“上海精神”内涵:儒家倡导“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主张“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他说,这种“和合”理念同“上海精神”有很多相通之处。
2022年出席撒马尔罕峰会时,习主席指出,实践表明,“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壮大的生命力所在,更是上海合作组织必须长期坚持的根本遵循。
在这次天津峰会上,习主席说,回首来路,尽管乱云飞渡,我们践行“上海精神”而取得成功。展望未来,世界动荡变革,我们仍须遵循“上海精神”,脚踏实地砥砺奋进,更好发挥组织功能。
在下午的“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主席谈到另一个“初心”——和平共处。他说,“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秉持和平共处的初心,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坚持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铭记历史、共创未来的重要时刻。天津峰会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领导人发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
在关键时间节点重温历史,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中国和上合大家庭一起,始终站在和平一边、公理一边、正义一边。
03
以“实心”促发展
在这次天津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更好发展,中方始终讲求一个“实”字。
一系列成果见证“实心”。
在上午的会议上,习主席用“四个率先”盘点了上海合作组织建设和合作取得的一系列开创性成果、历史性成就:率先建立边境地区军事领域信任机制,率先启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率先缔结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率先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习主席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已经成长为世界最大区域组织,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日益增强。
一系列主张聚焦“务实”。
针对上合组织的未来发展,习主席在当天的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会议上提出“五个坚持”,其中就包括“坚持务实高效”。
习主席强调,持续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改革,加强资源投入和能力建设,让组织机制更完善、决策更科学、行动更高效。
一系列行动彰显“实意”。
“注重行动导向”,是习主席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的重要内涵。他强调,坚持系统谋划、整体推进,统筹协调全球行动,充分调动各方资源,打造更多可视成果,以务实合作避免治理滞后和碎片化。
在有需要的成员国实施100个“小而美”民生项目、将上海合作组织专项奖学金名额翻一番、未来5年在成员国建设10所“鲁班工坊”、提供1万个人力资源研修培训名额、为上海合作组织其他国家治疗500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5000例白内障手术、开展1万例癌症筛查……习主席在会上发布一系列实打实的举措,彰显了大国担当。
04
以“信心”共奋进
在这次天津峰会上,除了牢记初心、讲求实心,习近平主席还强调,要“坚定合作共赢的信心”。
视频:习近平主持“上海合作组织+”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信心,展现在“表率”的期许中。
在“上海合作组织+”会议上,习主席指出,面对加速演进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上海合作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当好践行全球治理倡议的表率。
外方领导人在会上表示,上海合作组织践行“上海精神”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不同国家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互利共赢,这为完善全球治理作出了表率。
信心,展现在“战略”的谋划中。
在这次峰会上,成员国领导人签署并发表天津宣言,发表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关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通过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和组织建设等24份成果文件。
在这一系列丰硕成果中,还包括《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这份继往开来的发展战略,确定了深化全方位合作的优先任务和主要方向。这是只有满怀信心才能制定出来的战略蓝图。
信心,展现在“伙伴”的扩容中。
天津峰会一致同意接收老挝为对话伙伴。“上合大家庭”成员由26个增加到27个。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越来越多国家申请加入‘上合大家庭’,充分表明上海合作组织的理念深入人心,发展前景被广泛看好。”
明年,上合组织将迎来成立25周年。从天津再出发,以“初心”明方向,以“实心”促发展,以“信心”共奋进,这个世界最大区域组织将开启充满希望的新航程。
总监制丨申勇
监制丨龚雪辉
主笔丨刘瑞琳
记者丨蒋硕 范一鸣 范凯 曹亚星 王子杭 郭鸿 张宇
视觉丨陈括 张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