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9 02:56:10 来源: 广西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中韩两国交往将迎新篇。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赴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这是2025年10月16日在江苏盐城拍摄的中韩(盐城)产业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此访是习近平时隔11年再次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李在明就任韩国总统后中韩元首首次会晤。
“此次中韩元首会晤将成为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向稳向好、向‘新’而行的重要契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董向荣对中新社记者说。
中韩建交33年来,两国积极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相互成就和共同发展。2014年习近平访韩期间,双方宣布中韩努力成为实现共同发展的伙伴、致力地区和平的伙伴、携手振兴亚洲的伙伴、促进世界繁荣的伙伴。
今年6月,习近平在同李在明通电话时强调,中韩应坚守建交初心,坚定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确保中韩关系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四个伙伴’的提出极大丰富了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内涵。以习近平主席此访为契机,两国关系将向更高水平迈进。”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李成日说,从通电话到将要“面对面”,两国元首保持战略沟通,为中韩关系指明方向,为经贸、人文等领域合作提供顶层设计,有助于维护中韩关系长期稳定,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资料图:一名韩国游客在位于上海浦东机场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向工作人员询问上海文旅信息。新华社记者 陈爱平 摄
中韩地理位置相近,利益深度相融。中国连续21年位居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去年,中韩双边贸易额达3280.8亿美元。
今年恰逢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十周年。双方已举行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多轮谈判,就跨境服务贸易、投资、金融服务等深入磋商并取得积极进展。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东北亚研究所研究员笪志刚说,中韩地缘相近,互为重要贸易及投资伙伴,是搬不走的近邻。随着国际形势深刻演变、区域合作格局加快重塑,中韩经贸关系处于新的历史节点。此访有助于密切双边合作和多边协调,推动中韩自贸协定第二阶段谈判进程,扩大友好互信,促进互利合作。
同为亚太合作的参与者、推动者,中韩加强相互支持,推动次区域和全球合作,也将夯实维护多边合作体系的“压舱石”。
李成日说,中国于1991年11月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同年在韩国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通过宣言,正式确定亚太经合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当前,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中韩理应共同发声,携手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在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方面,中韩具有一致性。”董向荣说,明年中国将主办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领导人此次访韩,料将发出相互支持、凝聚共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声音。
在此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举办地庆州,石碑刻有古诗“挂席浮沧海,长风万里通”,既是千古佳话,也是今时写照。
随着中国对韩国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韩国民众的赴华热情被进一步激发,“周末去上海”“带爸妈去张家界”等成为热搜。前不久,韩国对中国团体游客临时性入境免签政策正式生效,推动两国民众“双向奔赴”。
受访学者还注意到,韩国海警李宰硕为营救中国公民殉职,中国湖南张家界司机肖波用生命守护10余名韩国乘客的安全,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见证和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
“中韩人文交流丰富多彩,两国应重点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增进国民认知,进一步推动民心相通。”董向荣说。
李成日说,中韩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日益活跃,此访期间有望达成新的共识,开设更多项目,为青年人才成长打造有利的社会环境,续写睦邻合作新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