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八十载——九三学社的初心使命与时代担当🍬

发布时间:2025-08-18 03:13:45 来源: 中国搜索

  

  当抗战的硝烟化作胜利的曙光,1945年一群胸怀“爱国、民主、科学”精神的知识分子,开始以“九三”之名书写多党合作历史的重要一页。

  2025年是九三学社创建80周年。近日,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晓梅接受采访,讲述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共经风雨、共谋发展的初心使命与时代担当。

  精神共鸣奠定合作根基

  1944年下半年,一批参加过五四运动或深受其影响的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学者,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出于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在重庆发起民主科学座谈会。1945年9月3日,为庆祝抗战胜利,民主科学座谈会更名为九三座谈会,后改称九三学社。

  刘晓梅指出,“九三”之命名,是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庆祝和纪念,也寄托了九三学社前辈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期冀和企盼。

  她告诉记者,九三学社创始人许德珩曾经说过:“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毛主席的亲切关怀,九三学社的成立和发展是不可能的。”

  谈起九三学社先贤与中共领导人的交往,刘晓梅如数家珍:1936年秋末冬初,许德珩、劳君展夫妇都在北平教书。得知红军长征初到延安,由于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物资供应困难,他们当即决定自己拿钱买些日用品和食品送给毛泽东。于是,劳君展等人立即到东安市场买了一些火腿、怀表和布鞋,托好友带到延安。毛泽东1936年11月2日为此写信表示:“各位教授先生们:收到惠赠各物 (火腿、时表等),衷心感谢,不胜荣幸!我们与你们之间,精神上完全是一致的……”

  1945年,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期间,接见了许德珩、劳君展夫妇。听到他们介绍在重庆发起座谈会的情况后,毛泽东很高兴、很支持,勉励许德珩和劳君展,要把座谈会搞大,搞成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许德珩当时也有这个考虑,但是又担心人数太少。毛泽东说:“人数不少,即使人数少也不要紧,你们都是有影响的代表性人物,经常在报上发表意见和看法,不是也起很大作用吗?”

  “可以说,这次亲切接见,对九三学社的正式成立和未来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刘晓梅表示,自此,九三学社开启了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通力合作的进程。

  从民主建国到科技报国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当时,九三学社成员大多集中在北平、上海、南京、重庆等尚未得到解放的国统区大城市,便与中共地下工作同志密切联系,用实际行动表明自身立场,推动民主运动、争取和平解放。1949年1月26日,九三学社在北平《新民报》公开响应中共“五一口号”。

  新政协筹备期间,九三学社很多社员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归国赶到北平,参加筹备工作。刘晓梅介绍,在新政协筹备会常委会下设的六个工作小组中,许德珩不仅是第一小组成员,同时还作为第三小组副组长,参与起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此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九三学社以许德珩、黎锦熙、袁翰青、吴藻溪、薛愚为代表,叶丁易为候补代表,出席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九三学社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从新民主主义走上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为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贡献力量。”刘晓梅说,特别是在创建和发展新中国的科学、教育事业,培养和造就科技人才方面,九三学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刘晓梅还举例指出,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陈芳允、程开甲潜心科研、勇攀高峰,为“两弹一星”事业作出贡献;黄汲清、谢家荣为摘掉我国“贫油”帽子实现石油自给刻苦钻研,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卓著;王应睐、邹承鲁领衔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在人类揭开生命奥秘的道路上取得重要突破;周培源上书周恩来,就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赤诚进谏;谭其骧倾注多年心血主持编绘《中国历史地图集》,取得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重大成就……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面临社会生产力落后的严峻现实,九三学社与中国共产党共闯科技难关。1986年3月3日,九三学社社员王淦昌、陈芳允及另两位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的高技术。邓小平两天后批示“宜速决断,不可拖延”。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863计划”。这项计划是科教兴国的一个重大战略部署,对我国高科技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当我得知,这些在我脑海中熠熠闪光的名字,都来自九三学社,就觉得自己要努力加入这个群体,我希望在其中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九三学社中央科技专门委员会副主任宋坪受访时直言,“九三人”就是要时刻秉持科学家精神,时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深入一线、深入调研。

  新时代新征程挺膺担当

  “受中共中央委托,九三学社中央连续多年聚焦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开展重点考察调研,提出意见建议。”刘晓梅指出,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武维华和常务副主席邵鸿率调研组,深入企业、大学、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开展调研,同时动员全社上下同题共答,广泛汇集情况和意见,调研成果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报送,为促进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也是九三学社中央积极建言的平台。刘晓梅介绍,近几年,九三学社中央先后就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基础研究、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内容提出意见建议,旨在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方面,九三学社发挥自身广泛联系科技界的优势,及时传递科研一线真实情况,反映科技工作者实际诉求,推动解决科技创新中的问题。刘晓梅表示,有关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攻克技术“卡脖子”问题、完善科研组织方式等方面的不少信息受到重视,切实发挥了信息的决策参考作用。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民主党派发挥民主监督作用。自2016年开始,九三学社中央先后对口陕西省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对口四川省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九三学社调研组深入陕西9市26县110个乡镇275个村,走访农户近4000户,提出意见建议300余条,推动脱贫攻坚提质增效。九三学社中央主席、常务副主席等带队赴四川开展专项民主监督调研8次,主持召开民主监督工作推进会、反馈会、调研座谈会15次,邀请国家有关部委、社内外专家参与民主监督调研160人次,组织动员长江沿线10省市社组织1800余人次参与民主监督实践。

  九三学社中央还长期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基于连续5年对口四川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集专业人才优势,提出关于协同推进长江流域水电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提案等,助力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作为重点课题。近年来,针对黄河上游水源涵养、上中游水土保持、支流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和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深入沿黄省(区)开展调研,形成议政成果,获有关方面表彰;深入10多个草原省份开展议政调研,推动开展草原生态修复与生产力恢复试点工作,成立草原碳汇研究中心,组织编写草原生态文明建设蓝皮书,助推草原生态文明建设。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九三学社中央院士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陈春英受访时说,自己作为科技工作者不能仅限于在本职工作上取得突破,更要在多党合作大平台上积极施展才华,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展现“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

  九三学社中央资源环境专门委员会副主任陈利浩认为,做到坚定爱国、信仰科学、追求民主,广大九三学社社员一定能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大有可为。

  “今后一段时期,围绕促进科技创新履职仍是九三学社的工作重点,我们将继续深入调研,为推动我国科技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刘晓梅表示。

  刘玥晴

  (“统战新语”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