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9 03:27:53 来源: 中国汽车报
一线见闻丨金融与政策护航 高技术企业凭硬核科技逆袭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未来五年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快速突破。如今,这份蓝图正在基层转化为生动实践。
走进苏州高新区,探访一家靠“空气”为核心竞争力的高技术企业,看它如何在创新浪潮中完成冲破困境、成长壮大。
“吹口气”的硬核科技:从濒临失败到逆势增长
在苏州高新区,记者见到了一家专门研究空气的企业。
一吨多重的大铁块,用手推完全推不动。但是工作人员打开气浮装置,这个大家伙就悬浮在台子上,记者用手轻轻一推,它就能轻松平稳地运动起来。
空气悬浮的神奇之处远不止于此。除了“撬动”重物,它还能让物体在近乎无摩擦的状态下实现丝滑运动,这在工业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由于气体黏性系数小,气体轴承可以广泛应用在高度低摩擦、高精密、特殊高低温等极端工况下。比如公司研发的气浮主轴,就是芯片晶圆研磨环节的关键部件,而它的稳定性和精度直接决定着芯片的性能。
这项高精度、高稳定性的芯片晶圆研磨设备,就是曾被国外“卡脖子”的装备,如今被精效彻底攻克:产品最高转速可达6000转每分钟,运行精度小于60纳米——相当于千分之一根头发丝的粗细,完全实现国产替代。但就是这样的一家硬科技企业,在几年前刚落户苏州时,只有一个30多人的小团队,连场地都是一片荒地。
精效悬浮(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雪回忆,当年建厂的时候,企业的现金流很紧张,要大量招人、扩产能、买设备,每一分钱都得用在刀刃上。
一无所有的困境中,唯有一项项专利技术是企业的“底气”。苏州当地金融机构在深入调研后发现,这家企业的核心技术已实现多项攻关,在工业、航天、半导体等领域前景广阔。即便企业还没有产生营收,银行还是打破常规,为公司发放了一笔纯信用贷款。
工商银行苏州高新区支行副行长史雯介绍,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打破了传统的信贷模式,用科创的申贷模式给客户提供了首笔贷款——1000万的信用贷款。银行也是看着企业一点点把厂房填满,生产经营逐步走上正轨。
资金支持下,企业的研发生产不断取得新突破。如今,企业的生产车间里机器满负荷运转,订单更是排到了明年底。“十五五”规划的出台,更让王雪和团队充满了干劲。
精效悬浮(苏州)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雪:近几年,各方各面包括政府、银行,给我们的支持力度都是空前的。“十五五”规划出来之后,我们这些真正搞底层技术、搞硬科技、补短板的企业迎来了春天,未来几年我们基本能保持50%以上的增长速度,非常有信心。
金融与政策护航 助力科创企业扎根生长
金融助力下,精效悬浮的成长并非个例。记者在苏州走访发现,金融滴灌和政策赋能正共同发力,护航科技企业拔节生长。
“真正懂企业才敢支持企业”,苏州当地金融机构专门设立了科技支行、科技金融中心,专门服务科创企业。在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的科技金融中心,记者看到了一套颠覆传统的企业评级模型。
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公司金融业务部、科技金融中心总经理胡盈介绍,全新的科技企业评级模型,它不再像传统评级模型那样更注重财务数据,反而更看重创始人和研发团队技术的成长性,以及企业未来的成长性。
除了评估体系革新,针对科技企业从孵化到壮大的不同生命周期,当地金融机构还搭建了全方位产品体系。
工商银行苏州分行公司金融业务部、科技金融中心总经理胡盈介绍,比如,产业链孵化贷,对于它的上下游投资的客户,就直接做融资支持;科创指数快捷贷,客户从提出需求到落地,仅需三天就可以完成融资;中长期续航贷,可以提供最长五年的资金支持。
不仅如此,当地人民银行还根据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等试点政策,持续引导资金瞄准未来,加大对新科技、新赛道、新市场的支持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苏州市分行行长张浩表示,地方征信平台已经实现了政府部门信用数据的高效汇集、共享和使用,引导金融机构以科创指数定额度,快速响应企业的融资需求。目前苏州的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带动信贷投放金额超300亿元。
在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企业来这里听政策宣讲、做项目路演,各类业务办理都能在这里一站式搞定。
这份“园丁式”的呵护,还藏在细节里。通过大数据扫描,政府能主动发现那些还在“萌芽”状态的潜在企业,为它们对接资源。
目前苏州高新区已有2500多家科技型企业参与创新积分评价,累计帮助3000余家企业获得备案资金超130亿元;苏州拥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近2.5万家,位居全国第一,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6.6%。
我眼中的“十五五”:以实干之力筑科创之路
“十五五”的蓝图已经绘就,在加快建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路上,金融从业者、政策服务者,他们都有哪些奋斗目标和愿望呢?
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工作人员 陈梦婕:“十五五”规划指出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所以我们想从原来仅仅提供服务的服务方,能够逐步地转变成为企业成长路上的同行者,服务国家的科技和创新。
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科技金融中心工作人员 别亚楠:我想成为科技企业的金融技术员,不仅要懂金融,更要懂得技术。我希望更深入到园区和企业里面,为企业主动送策,为企业提供金融力量。
苏州高新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 朱思宇:我们也见证了许多的企业,他们蓬勃地搞科研、搞技术、搞攻关的热情,而“十五五”规划更是为这份热情更添了一把火。我们的工作也更加有信心,更加有干劲。
建设银行江苏自贸试验区苏州片区支行副行长 支鸿飞:在科创这一块儿,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在最后一定会得到非常圆满的结果。我想说,撸起袖子加油干吧!
监制丨王琰 岳群
制片人丨朱继华 赵曙光
记者丨孙艳 杨光 苏州台
编辑丨张博 张昊
(央视新闻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