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1 05:25:07 来源: 南风窗
中新网承德8月10日电 题:河北兴隆见闻:受灾企业有序恢复生产
作者 董皓楠 王夏菲
一颗颗包装完成的空心山楂在履带上传送,工人们将各类山楂制品打包装车……8月10日,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六道河镇的承德市巨源食品有限公司已恢复往日的忙碌。
受强降雨影响,兴隆县遭遇洪涝和地质灾害,处在潮河流域的六道河镇是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随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推进,部分受灾企业有序恢复生产。
承德市巨源食品有限公司门前紧邻河道和G234国道兴阳线。该公司运营部经理孙静说:“接到预警,我们提前做了防汛措施,包括将货品离地、堆放沙袋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公司的损失。”
兴隆县有“中国山楂之乡”之称。兴隆县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县山楂栽培面积22.6万亩,年产量20万吨。依靠丰富的山楂资源,当地成立了山楂加工企业70多家,带动果农增收致富。
孙静介绍,该公司每年在兴隆县收购山楂1000余吨,吸纳就业110余人,是当地山楂加工代表性企业之一。灾害发生后,该公司积极与经销商沟通解决订单延误问题,在修缮自身场地设施同时参与当地灾后重建,目前已全面复工复产。
孙静说,按照要求,公司已将受灾情况报至兴隆县发展和改革局、农业农村局,并在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指导下,将受洪水污染的产品与原料全部销毁。“我们会保证食品安全,维护兴隆山楂的口碑。”她相信企业可以“慢慢恢复,再挺过来”。
地处受灾较为严重的六道河镇周家庄村,兴隆县永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遭受了山洪的巨大冲击,残存院墙上半人高的泥沙印记仍清晰可见。厂区内,该合作社负责人侯金星正带头进行清淤工作。据他介绍,该合作社主营山楂等果品粗加工,每年从果农处收购山楂3000余吨,板栗、核桃、山杏等各数百吨。此外,合作社还带动70余人就业,每年为村民增加工资收入100余万元。
“当务之急是重建冷库,不误山楂采收季。”周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德林近日忙于恢复重建工作,他在接打电话的间隙介绍,周家庄村原有果树约11万株,每年以山楂为主的果品收入约300万元,此次约8万株果树受损,甚至“土地都冲毁了”。原本“滋养”着农作物的土层冲为四处堆积的淤泥,李德林说,下一步,将组织党员义工和村民义工清淤,“为了恢复生产,大家都主动多干活”。
兴隆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辉说,受此次强降雨影响,兴隆县农业生产遭受严重损失,其中以山楂为主的水果损失最大。据初步统计,全县水果受灾面积近5000亩,其中绝收面积2200多亩,成灾面积3600多亩,减产损失940万元,果树损毁损失900多万元。因灾受损家庭农场27家、合作社20家、涉农企业9家。
赵辉表示,下一步,该县农业农村局将围绕“统计、申报、指导、帮扶”四条主线推进工作:一是继续查漏补缺,确保灾情数据精准;二是依据受灾情况申请扶持资金和产业项目,力争一个月左右到位首批扶持资金,年底前开始落地产业项目;三是持续开展灾后排水清淤、扶正培土、施肥喷药、疏松土壤等农业技术指导;四是联络帮扶对口村全面恢复重建。
“我们在春季统一组织了农户参加农业保险,已实现全县范围覆盖。家庭农场、合作社和企业可向银行申请无息贷款,尽快恢复生产。”赵辉说,10月是兴隆县山楂收获的时节,县农业农村局将尽全力保住当季收成,在该节点前抢回部分产能。(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