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罢免大失败”表明民进党政治操弄不得人心——访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郑振清🐼

发布时间:2025-08-28 13:14:42 来源: 上观新闻

  

  针对7名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的罢免案近日均宣告失败,加上此前针对24名国民党籍民意代表和原民众党籍的新竹市长的罢免案也都未通过,民进党当局策动的“大罢免”以大失败告终。“大罢免”为何满盘皆输,又反映出岛内何种民意?记者为此专访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郑振清。

  8月23日,台湾民意代表“大罢免”进行第二轮投票,国民党守住全部席位。继7月26日首轮投票后,台湾民众再次对民进党打压异己、撕裂社会的恶斗闹剧说“不”。郑振清分析指出,民进党及其侧翼费尽心机发动了两轮罢免投票,结果全部以失败告终,而且第二轮投票结果显示,各选区反对罢免票超过同意罢免票的幅度都大于第一轮。“大罢免”的彻底失败,不仅反映岛内主流民意反对这种无差别政治斗争,更反映台湾社会否定制造两岸对立的“抗中保台”路线,充分彰显大陆方面始终坚持并积极推动的两岸和平发展与交流合作,才是岛内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郑振清分析认为,“大罢免”的恶斗闹剧源自民进党不甘心“朝小野大”的少数党地位,企图操弄“抗中保台”,掩盖其治理无能,煽动台湾选民投票罢免在野党民意代表以求逆转岛内政局。但除了绿营渲染的空洞政治口号外,民进党找不到具体可靠的理由来说服公众。大多数台湾民众唾弃这种过度动员的政治恶斗,就连很多绿营支持者都觉得这种罢免师出无名,因此要么选择不出门投票,要么投下反对票。

  更重要的是,岛内多数民众认为,赖清德上台1年多来毫无政绩可言,只会持续操弄政党对抗,撕裂社会,操纵司法打压异己。赖清德为罢免成功而炮制的“清除杂质”等类纳粹言论,被台湾主流民意认为是在制造仇恨、煽动分裂和清除异己。而且民进党当局在应对天灾上一塌糊涂,在对美关税谈判上更是“黑箱”操作、任人宰割。台湾社会因此形成民进党施政无能的总体印象,加剧了此次“大罢免”的惨败。

  郑振清认为,“抗中保台”背离了台湾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与社会民生需求。台湾经济高度依赖大陆,民进党近年来推动的“新南向”政策未能替代大陆市场,加上美国对台湾商品的关税霸凌和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勒索,都加剧岛内产业困境,致使失业率上升。大多数民众逐渐认识到真正“掏空”和压榨台湾的乃是民进党一厢情愿倚赖的美国,民进党只是借“抗中”“反共”等口号掩盖其治理失败,但用电紧张、空气污染、房价高企等问题却长期未解。

  两岸交流合作是台湾民心所向。郑振清说,尽管民进党一再阻挠与限制,两岸交流交往从未中断,台胞赴大陆人数规模连年上升。这反映出台湾主流民意希望两岸和平发展与交流合作,而“抗中保台”本质上是“台独”路线的变种,也是对台湾民众的政治恐吓,违背了两岸和平发展与祖国统一的历史大势,背离了台湾社会的根本利益与民生福祉。

  郑振清指出,台湾网红“馆长”陈之汉最近冲破绿营恐吓与限制,两次来访大陆并直播在上海、杭州、深圳、珠海、澳门等城市的所见所闻,揭发民进党抹黑大陆、欺骗台湾民众的伎俩,反对“大罢免”,支持两岸交流融合。越来越多台湾知名媒体人也在表达类似观点。这些正能量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浪潮,正在冲破绿营长期制造的“信息茧房”。

  郑振清说,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大势所趋、大义所在、民心所向。若赖清德当局依旧罔顾台湾民众核心诉求,冥顽不化走谋“独”老路,将会陷入民意反噬的困境,遭受现实无情的惩罚。

  本报记者 张 盼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8月28日 第 03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