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3 03:41:15 来源: 企业网
中新网兰州11月12日电 (杨娜)初冬的黄河兰州段,水清岸阔,家住兰州市七里河区黄河岸边的王兰,会在天气晴好的时候在河边散步。“以前河边偶尔能看到垃圾,现在环境更好了,每天来散步的人特别多。”王兰口中所说的变化,是当地五年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在全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兰州,主城区七里河“十四五”时期,锚定“聚焦一个中心,打造两个高地”总体布局,以生态为基、产业为要、民生为本,唱好“黄河大合唱”。
图为兰州市七里河区城区景色。(资料图)七里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守护黄河安澜 擦亮生态底色
在12日举行的七里河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上,七里河区发展改革局局长金祥荣介绍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是当地“十四五”期间的亮眼名片。
2025年空气优良天数达268天(截至10月)、达标率88.16%。黄河流域七里河段673个入河排污口治理完成,干流水质稳定达Ⅱ类标准。累计新增造林8.59万亩、绿地750.9亩,森林覆盖率达17.41%。
通过实施“三北”工程生态保护修复、阿干矿区地质环境治理等项目,当地累计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259.95平方公里,治理率达75.39%;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让8.77万亩国家级公益林得到精细化管护,森林覆盖率提升至17.41%,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25%,黄河两岸真正成为“绿色长廊”。
七里河区发展改革局副局长杨轩表示,该区严守用水“三条红线”,推动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系数提升至0.5811,2024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仅1.8立方米,节水型企业、公共机构、居民小区建成率分别达51.43%、71%、47.56%,以节水型社会建设守护黄河水资源。
图为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果园镇的百合小镇。(资料图)七里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激活黄河经济带 产业升级赋能发展
依托黄河独特的资源禀赋,七里河推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第二产业占比五年提升1.02个百分点,“强工业”行动扎实推进,规上工业企业达43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达81家、“专精特新”企业达32家。
现代服务业在黄河岸边加速集聚。兰州奥体中心、万达茂、甘肃简牍博物馆等标志性项目相继投运,串联起7.6公里黄河文化旅游带,西站、马滩等商圈活力迸发。41座商务楼宇入驻企业2648家,诞生3座税收亿元楼宇,“总部经济”与“楼宇经济”成为城市经济新增长极。
兰州老街成功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黄河楼、兰州战役沈家岭战斗遗址等4家单位跻身国家3A级景区,文旅融合让黄河文化“活起来”。
城乡融合发展跑出加速度。南绕城高速黄峪镇出入口通车、建兰路人车分离工程完工,45个基础设施项目织密交通网络;“百年好合”特色产业、“巍巍红岭”红色文旅等三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加快建设,百合产业园获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3个省级示范村、10个“和美乡村”相继建成,农村公路与网络实现全覆盖,黄河两岸形成“城美乡兴”的生动格局。
图为七里河区景色。(资料图)七里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心系黄河两岸人 幸福河成色更足
据了解,五年来,该区民生领域财政支出累计达116亿元,占年度总支出比重超75%,67项民生实事落地见效,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黄河两岸民众。
教育资源持续扩容,10个中小学教育集团组建成立,新增学位1.6万个,“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的创建让教育均衡发展成色更足;医疗服务不断升级,基层医疗网点让民众“小病不出社区”;就业保障网越织越密,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62个零工市场、就业服务之家精准对接需求,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74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2123套地质灾害安置住房交付使用,196个历史遗留住房项目妥善化解;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实现政策全覆盖,1493名困难民众与干部结对关爱,困难家庭子女入学资助、失独家庭综合保险等举措,让民生保障更有温度,黄河岸边民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提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