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从“骑手”到“城市骑士” 职业认同与行业升级的新信号⛈

发布时间:2025-08-20 03:19:02 来源: 中新网

  

  在我国城市的烟火日常里,外卖骑手早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存在。风雨无阻、昼夜奔忙,他们既保障了居民的生活便利,也维系了城市的运行秩序。然而,外卖骑手庞大的群体长期以来多被视作“灵活就业者”。在此背景下,饿了么与淘宝闪购率先宣布将骑手升级为“城市骑士”,并配套推出制度性保障与生态关怀。这一动作的意义,远远超出企业层面,更值得从公共政策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加以审视。

  我国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注,已有清晰的政策脉络。相关顶层设计为新型职业的合法性和制度保障提供了政策依据。

  从“骑手”到“骑士”的升级,正是对政策导向的呼应。它不仅仅是名称的变化,更是社会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一次身份认定和价值确认。标志着骑手群体正逐渐向“制度化的职业角色”转变。

  称谓的变化背后,是职业认同的再造。在汉语中,“手”多指具体工种,而“士”往往意味着身份、责任与社会尊重。将骑手称为“骑士”,不仅提升了职业形象,也回应了公众对骑手群体长期以来的认知偏差。

  更为直观的是外在形象的更新。新的骑士制服强调安全、舒适与专业化,这不仅是工作条件的改善,也象征着职业的体面化。

  相比称谓与制服,更值得关注的是制度上的进步。近年来,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平台逐步开展社保缴纳试点,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覆盖,并探索“职业伤害保障+商业保险”的复合模式。此次升级,更是将养老、医疗、意外等保障纳入制度化安排,推动从“临时性兜底”向“体系化保障”过渡。

  转变的意义在于,它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安全预期。如今,平台推动制度升级,不仅回应了现实需求,也为未来更多新就业形态群体的职业化管理提供了参照。

  这场职业升级的另一重价在于展现了平台企业的格局与担当。以阿里为代表的大型平台,不仅在自身业务层面推动改革,还通过“橙意计划”联合23个品牌,建立涵盖奖励、助学、医疗救助等在内的支持体系。跨品牌、跨领域的联合表明大型平台正在承担更广义的社会责任。

  从政府治理视角看,这种做法具有两点意义:其一,它补充了公共服务的不足,形成“公共政策+企业责任”的双轨并行;其二,它推动了社会共治,动员社会多元力量共同守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为未来公共治理格局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骑手群体不仅是城市物流的执行者,更是城市社会运行的微型节点。他们的日常行动关乎社区治理、居民生活乃至公共安全。骑手升级为“城市骑士”,不仅是对个人的尊重,更是服务业职业化发展的重要一步。

  这次职业升级,意味着服务业劳动者的地位与尊严正逐步获得制度性承认。随着职业认同的提升,社会也将在更大范围内增强对服务劳动的尊重和信任。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就业群体的心理预期,也将推动服务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需要指出的是,这场升级目前是平台主导的自发行为,更多依靠企业责任与社会倡议。未来,如何将这一做法制度化、普惠化,仍是关键课题。

  一方面,政策层面可以进一步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的标准化与全国覆盖;另一方面,从个别企业的“示范效应”,到带动更多平台参与其中。此外,还需在职业发展通道、技能培训与社会融入等方面持续探索,真正让“城市骑士”成为一份可持续发展的职业。

  从骑手到骑士,不是简单的文字更替,而是我国服务业职业化、制度化的一个缩影。它折射出政策导向、企业责任与社会尊重的多重合力。对于数百万骑士而言,这是一次职业身份的提升;对于我国服务业和新就业形态而言,这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步。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获得制度保障与社会尊重,才是社会进步的真正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