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2 15:20:54 来源: 中国日报网
法治在线丨“买真退假”使用“极速退款”牟利 民警抽丝剥茧抓获嫌犯
现如今,网购成为大家习惯性的购物方式之一,新买的衣服鞋子,到货试穿后发现不喜欢或者尺码不合适,然后马上申请退货退款,如果你信用良好,在申请退货退款的一瞬间,便能立即收到商家的退款。各大平台都推出了“极速退款”服务,本来是为了便利消费者所推出的服务,不料却成了一些人钻空子牟利的“工具”。
大批全新产品即将被报废 有何缘由
在湖北鄂州一家企业的仓库里,大批商品将要被进行报废处理,其中大部分是鞋类产品,但它们看上去并没有明显使用、破损痕迹,或是因瑕疵要被报废,反而都是全新未使用的产品。
企业工作人员介绍,看起来崭新的鞋子之所以要报废,是因为它们并不是这家企业售出的正版商品,而是假冒伪劣商品。
经过警方的调查,他们发现,这家企业接到订单后,确实发出的是正品品牌商品,问题出现在退货之后。
鄂州市公安局葛店经开区分局岱庙派出所副所长 高建:鞋子寄出去后,有一部分消费者把鞋子又退回来了,当时企业也是按照正常的退货进行处理,也没有仔细检查,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检查的时候发现这些鞋子全是假的,和他们之前发出去的鞋子完全不一样。
电商平台防损部工作人员 胡宇:检验的结果发现,这批商品基本上都是假冒伪劣的仿制品。如果我们的质检标准没有这么严格的话,他退回来的商品很有可能再次出售到其余的客户手上,对我们的企业是直接造成损失的。
据企业的工作人员说,这样的情况已经困扰了他们四年,但是却不知该如何处理。
电商平台防损部工作人员 胡宇:我们截取了这一批准备报废商品的订单号、物流信息和他们下单的设备,以及支付信息。我们发现,这一批下单的用户的收货地址遍布全国各地。
明明发出去的是正品鞋,怎么退货回来就成了假的?到底是谁购买了真货却退回去了假货?是个案还是团伙作案呢?
鄂州市公安局葛店经开区分局岱庙派出所副所长 高建:我们找到企业的负责人,把相关退货的数据调取出来,本来我们想着通过数据研判一下,结果发现2021年退货数据有上万条,太多了。
核对海量订单信息 无法确定具体收件人
通过对海量的订单信息进行调查,警方发现,这些信息的收件人姓名地址并不能直接对应到具体的人,究竟是谁买了正品却退了假货呢?
鄂州市公安局葛店经开区分局岱庙派出所所长 熊杰:它没有办法落实到具体的人。为什么没有具体落实?第一,人的身份信息都是假的,收货和发货地址的信息都是假的,甚至电话号码联络人的信息,也是一个中间人的信息,也是假的。
不过经过大量筛查、分析,警方终于查找出一些订单信息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办案民警发现,符合同一账号多次下单和同一地区多次退单两个条件的订单信息高达4000多条。
鄂州市公安局葛店经开区分局岱庙派出所副所长 高建:我们发现他的收件地址基本上在广东、广西的一些城中村,而且都是选择在县(市、区)交界的城中村。
抽丝剥茧锁定8名可疑人员
顺着这4000多条可疑数据,民警们继续深挖,通过分析研判发现,犯罪嫌疑人并没有使用自己的实名账号来支付,用来下单的电商平台账户也是虚假的。不过,涉案团伙百密一疏,警方根据已经比对出的信息,发现了没有被掩盖住的极少数真实信息。
经过层层的筛选核查,民警们初步确定了高度可疑的8名嫌疑对象。
鄂州市公安局葛店经开区分局刑侦大队民警 徐震:如果说他的订单信息的下单时间、退单时间与我们所核查的银行流水信息的出账时间和入账时间是一致的,我们90%可以确定,我们推断出来的身份信息就是犯罪嫌疑人。
走访快递站点 确认嫌疑人居住地
订单时间与付款信息相对应并不能让办案民警直接认定这些人是否就是“买真退假”的犯罪嫌疑人,为了进一步确认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民警到案发地的快递代取点进行实地走访调查。
鄂州市公安局葛店经开区分局岱庙派出所所长 熊杰:我们把这一串人研判出来以后,首先做的工作还是回到那些拿货和退货的地点,再把相关嫌疑人的照片给那个时间段负责那个片区送货的快递员们认。客观地讲,他们不可能完全把这些人识别出来,但是他们对这些人确实有模糊的印象。
经过调查,办案民警确认了8名“买真退假”的犯罪嫌疑人实际居住地。在他们的住所内,警方发现,在房间里堆放着大量的知名品牌的鞋子。主要犯罪嫌疑人张某交代,这些都是他们买来准备调包正品的假冒伪劣商品。
买正品退假货 极速退款成诈骗工具
一个以犯罪嫌疑人张某为首的网络购物诈骗团伙浮出水面,他们利用电商平台便捷的购物和退货协议,使用购买的会员账号和虚构收货信息,上演购买正品球鞋,收到货后用假货调包,再退回假货的把戏。
这样的方式让张某觉得来钱快,而且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但他需要有更多账号用来下单,张某便开始邀请更多的人加入其中。
团伙成员分工明确 有人下单有人转卖
张某等人使用以老带新的方式,最终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犯罪团伙,有人在平台下单,有人负责准备假货,有人负责收到正品后实施调包并申请退货退款,有人将正品通过二手网络平台再次卖出。
犯罪嫌疑人 黄某:看到张某挣钱挺容易的。我就网购买真鞋900块钱左右买回来,再买30块的假鞋退回去把真的换回来,再把真的挂在网上卖,卖500—700不等。
非法获利300余万元 8人涉嫌诈骗罪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个犯罪团伙通过“买真退假”的作案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涉案金额超300万元。目前,张某、黄某等8人因涉嫌诈骗罪被鄂州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中。
这种侵占商家利益的行为被形象比喻为“薅羊毛”,但是消费者参与一些商家的促销活动,与团伙作案、非法获利之间的界限是什么呢?据办案民警介绍,如果消费者遵守商家和平台规则,通过活动获取优惠和商品利益的行为是合理合法的消费。但是,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背正常交易规则,就可能会涉及违法甚至犯罪。
鄂州市公安局葛店经开区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 王志程:我们常见认为构成犯罪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个是诈骗罪,我们通常会认为的犯罪,在实施诈骗的行为过程中还有可能涉及盗窃罪、利用信息网络犯罪、教唆他人犯罪等相关的罪名。结合实际案情,量刑从一年到七年不等。
一些网购平台为了方便消费者推出了许多便捷服务,但这些服务项目不该成为不法分子“钻空子”谋取非法利益的途径。投机取巧一旦越过边界,就要承担法律后果。
鄂州市公安局葛店经开区分局法制大队大队长 王志程:个人或者团伙为了满足个人的非法利益而采取的一些非常具有隐蔽性或者其他非正规途径的行为“钻空子”“投机取巧”,通过非法手段来获取利益有违市场的公平正义原则。
这起案件的破获,不仅对从事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人群或者集体起到震慑作用,同时也反映出相关企业制定和平台规则存在不足,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避免遭受到更多的经济损失。
电商平台防损部工作人员 胡宇:我们针对整个仓储的流程做了完整的复盘,并且我们升级了相关退换货的制度,同时建立了对客户的评级系统,只有长期保持良好的购买习惯的客户我们就会把他评定为优质的客户,只有这种客户才能享受“极速退款”。
“薅羊毛”不是不可以,前提必须是合法合规。当“极速退款”的网购便利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商机”,看似“聪明”的“钻空子”行为,实则已踩到法律红线。他们也已经不再是精打细算的消费者,而是戴着“羊毛党”面具的犯罪团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