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29 17:46:46 来源: 广西新闻网
驼铃古道焕新韵,万里商机拓新途。8月28日至31日,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举行,中外嘉宾相聚贺兰山下、塞上湖城,共绘合作蓝图。
作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经贸平台,第七届中阿博览会以“创新、绿色、繁荣”为主题,聚焦经贸、能源、科技等传统合作领域,拓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合作领域,设置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区域经济合作、中央企业、清洁能源、数字经济和特色商品六大展区。
据介绍,来自75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各地的7600余位嘉宾、2200多家商协会和企业代表参会,预计参展参会嘉宾达1.78万名。首次实现22个阿拉伯国家和全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港澳台地区全部参会,充分展现了本届中阿博览会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务实合作活力涌动
从古代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的繁荣景象,到如今中阿经贸合作的热潮涌动,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跨越山海阻隔,纵贯千年时光,不断续写友好合作的新篇章。
阿联酋是本届博览会主宾国。主宾国代表团团长、阿联酋经济与旅游部副部长萨利赫表示,此行深切感受到宁夏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和在促进阿中关系发展中发挥的积极作用。阿方愿同宁夏一道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拓展更多领域、更高层次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在第七届中阿博览会开幕式上,索马里总理哈姆扎·阿卜迪·巴雷表示,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并搭建合作平台,证明互联互通与开放合作是实现共同发展的最佳路径,将开辟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带来更多繁荣与稳定。
“中阿博览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实现高层对话、促进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也为进一步深化各国的多领域务实合作注入了新动能。”加纳总统特别代表、议会多数党领袖阿亚里加·马哈马在开幕式上表示,将与中国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持续深化在矿产资源开发、能源化工、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加中两国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中阿经贸往来日益密切。数据显示,中国连续多年稳居阿拉伯国家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2024年中阿贸易额达40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其中中国对阿出口2060亿美元,自阿进口2014亿美元。中国已同全部22个阿拉伯国家和阿拉伯国家联盟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实现全覆盖,并与多个阿拉伯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实施了200多个大型项目。
“中阿博览会为我们提供了开拓阿拉伯国家市场的更好机遇。通过市场调研发现,我们的产品在阿拉伯国家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宁夏隆基宁光仪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水龙说,公司主要从事能源计量、能源管理和清洁能源应用业务,产品包括智能电表、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智慧水务解决方案等。该公司正从前期主要针对国内市场,发展到现在的国内国外市场兼顾,通过本届博览会,有望在阿拉伯国家市场实现突破。
“我们展出了多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产品,比如具有千年历史的阿勒颇古皂、大马士革玫瑰制品、吹制玻璃等,还包含天然精油皂、橄榄油、大马士革锦缎、贝壳镶嵌手工艺品等,许多产品出口数十个国家及地区。”叙利亚展团负责人董晶岩表示,叙中两国间的贸易合作由来已久,未来仍有很大的合作空间,希望通过参加博览会帮助更多的叙利亚企业拓展中国市场,也希望能与优秀的中国企业深化合作,加强两国贸易往来,促进共同发展。
中阿博览会助力并见证了中阿经贸合作的蓬勃生机。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庞子杰介绍,本届博览会参展国家数量实现新突破,覆盖范围之广、国际化程度之高均创历届之最,生动展现了中阿合作平台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本届博览会期间发布的《中阿经贸关系发展进程2024年度报告》提出,目前中阿经贸领域合作呈现出贸易量稳质增不断优化、投资转型升级持续加速、承包工程合作捷报频传、新兴领域合作百花齐放的态势。展望未来,中阿经贸合作将超越简单的资源与商品互换,向技术共研、标准共建、价值链共塑的高阶形态演进。这不仅有助于阿拉伯国家实现经济多元化目标,也将推动中阿双方战略互信和务实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凝“新”聚力共赴未来
首次设立“绿电应用专区”、首次设置新品发布区、首次开设人工智能展、首次举办外贸优品全国行展示展销活动……本届中阿博览会上有多个“首次”亮相,不仅丰富了博览会的内容,也彰显出中阿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绿色低碳、基础设施等重要领域的新合作热潮。
在数字经济展区人工智能展台,深圳大象安泰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仿真人形机器人不仅能歌善舞,还能承担迎宾、接待、导览等任务。该公司商务总监周渝奇介绍,该款机器人已经应用到政务、文旅、教育、营销等多个场景。“我们希望能通过中阿博览会来进一步提高产品知名度,拓宽国际销售渠道。”周渝奇说。
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中心客户总监陈皓介绍,本次展示的新一代大模型GLM—4.5在单个模型中实现了推理、编程、智能体三大核心能力的“三位一体”融合,为行业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基础能力支撑。在谈及公司的布局时,陈皓坦言:“我们的全球化起步虽然不算早,但发展速度非常快。非常期待能够与阿拉伯世界的头部企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深入探讨合作机遇,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创新与应用,共创一个更加智能化的未来。”
第七届中阿博览会清洁能源展区首次设立了“绿电应用专区”,集中展示前沿科技成果,为中阿双方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合作搭建重要平台。其中,宁夏自然课生态环境有限公司展出的集装箱植物工厂系统,是本届博览会单体最大的展品。该公司副总经理马金涛介绍,植物工厂可以让蔬菜、牧草等植物在可控的模拟环境下生长,还能运用绿电直连技术,与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实现对接,赋予了荒漠、城市空间等非传统耕地全新的农业价值,较为契合阿拉伯国家的气候特点。“我们致力于以科技力量突破传统农业局限,提供可持续的绿色生产新模式,助力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马金涛说。
走进也门国家馆展区,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地毯、围巾、香料等产品引人驻足。也门阿拉伯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阿拉丁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为也门输华产品提供了零关税待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也门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市场规模庞大且发展态势良好,过去几年我们参加过很多中国展会,每次都收获很多,也积累了来自中国多个城市的客户。”阿拉丁说。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邑飞表示,宁夏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发挥好中阿博览会的重要平台作用,与各国共建开放互通的经贸通道,共促绿色低碳的能源合作,共兴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共筑数字经济的发展高地。
目前,宁夏已与包括阿拉伯国家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56个国家和地区的116家商协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为本地企业“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将优质项目“引进来”赋能地方发展搭建了高效平台。
据银川海关统计,今年前7个月,宁夏对阿拉伯国家联盟进出口总值达3.2亿元,同比增长41.5%,沙特、阿联酋和埃及为前三大贸易伙伴。宁夏作为中阿经贸合作的重要窗口,正依托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推动双方在光伏能源、新型材料、机械制造等能源转型领域加强协作。
中阿经济结构优势互补,经贸合作提质升级的动能强劲。中阿博览会正成为双方务实合作的坚实支点,随着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层次日益深化、成果越发丰硕,中阿经贸合作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新的发展机遇。(经济日报记者 孙亚军 杨开新 马呈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