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09 14:14:03 来源: 新京报
中新社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随着扩内需等政策措施持续显效,叠加国庆、中秋长假带动,10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2%。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表示,10月份,食品和能源价格仍处低位,但同比降幅均有收窄。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1.5个百分点。食品中,猪肉、鸡蛋和鲜菜价格降幅在7.3%—16.0%之间,均有收窄。能源价格同比下降2.4%,其中汽油价格下降5.5%。
10月份,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为2024年3月以来最高。
服务价格自3月份起逐步回升,10月份同比上涨0.8%,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其中金饰品和铂金饰品价格分别上涨50.3%和46.1%。
从环比看,10月份中国CPI上涨0.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且略高于季节性水平。其中,服务价格由上月环比下降0.3%转为上涨0.2%,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
展望物价后续走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庞溟表示,随着扩内需等政策持续发力,加之居民就业和收入预期逐步改善,中国民众消费意愿和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为核心CPI稳步回升提供根本动力。近年来对CPI形成拖累的猪肉等食品价格,在市场调节机制下,其波动性对整体指数的负面影响预计也将减弱。
庞溟预计,未来一个季度,中国CPI同比涨幅有望保持在温和正增长区间,核心CPI回升势头将更为明确,成为拉动整体价格中枢上行的主要力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