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03 03:45:48 来源: 扬子晚报
中新网沈阳9月2日电 (记者 王景巍)9月2日,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第2场)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公安厅、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辽宁省人民检察院、辽宁省司法厅分别介绍了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工作成果与创新举措。
据辽宁省公安厅二级巡视员李斌介绍,辽宁公安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厉打击“村霸”“乡霸”“沙霸”“矿霸”“街霸”“市霸”等严重破坏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黑恶犯罪,相关“十类”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43.35%,破案率上升4.97%。同时,持续开展涉企案件攻坚,依法重拳整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挪用资金、串通投标等多发性涉企经济犯罪,共侦破相关案件30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6名;开展打击涉税犯罪“剑雨”专项行动,发起6次集群战役,破获案件15起,挽回税款3亿余元。
与此同时,辽宁法院积极开展打击破坏市场经济秩序专项活动,今年以来共审结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一审案件729件,追赃挽损15.38亿元;累计对27.68万涉企案件开展生产经营影响评估,通过“活封活扣”、财产置换、慎用惩戒措施等方式盘活企业资产。在规范失信惩戒措施方面,辽宁法院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条件规范适用失信惩戒措施,发布失信信息16270人次,同比下降37.85%,依法减少给企业商业信誉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依法依规做好信用修复工作,探索建立信用修复窗口,加快办理流程,及时修复信用66167件,同比增长126.69%,让具备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企业家获得“信用重生”,轻装上阵。
此外,为了持续加大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力度,辽宁省检察机关强化内部协同联动,切实提升综合保护质效,起诉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119件295人,办理综合履职案件27件。依法推动知识产权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工作,降低维权成本,减轻权利人诉累,协助权利受损方挽回经济损失300万元人民币。围绕“大连海参”“桓仁冰酒”“丹东草莓”“朝阳小米”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有序拓展知识产权公益诉讼,积极保护区域公共资源和地域品牌形象,以行政公益诉讼、社会治理检察建议推动辽宁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下步工作中,辽宁省司法机关将继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全面振兴新突破,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辽宁篇章”作出更大贡献。(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