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31 04:30:05 来源: 好奇心日报
绿色底色愈发鲜明、消费新动能持续壮大、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民生举措为百姓添福祉……8月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经济社会发展信心和动力不断增强。
观察之一:发展“含绿量”持续提升
处暑时节,步入浙江嘉兴港乍浦港区,一辆辆车身覆盖着白、蓝、绿三色涂装的氢能集卡穿梭于堆场与码头之间,构成一道清新的风景线。截至8月,已有100辆氢能集卡投入日常集装箱作业,占全港集卡总量的80%。
“这条由百辆氢能集卡构成的‘零碳物流动脉’,每年可为港口节约燃料成本约300万元,减少碳排放近10000吨。”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乍浦分部副经理钟亮亮说。大规模应用氢能集卡、探索“以废治污”新模式……嘉兴港区绿色发展稳步向前。
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得益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我国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绿色发展底色鲜明。
8月以来,各地多措并举推动绿色发展。内蒙古出台方案支持可再生能源项目开发生态产品价值,进一步拓展“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路径;重庆市成立千年古树司法保护基地;天津出台政策支持中新天津生态城绿色发展……
目前,贵州2万多名河湖长层层落实责任,从“岸下巡河”到“岸上截污”,以高标准、实举措守护一江清水。贵州省水利厅河湖长制工作处负责人表示,将坚持不懈强化河湖长制,探索建立山区河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将河湖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记者观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谱写美丽中国多彩篇章,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方发力、形成合力,锚定目标,久久为功。
观察之二: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
夏日清晨,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扎龙生态旅游区,数十只丹顶鹤舒展羽翼,伴随着清亮的鹤鸣,摄影爱好者们连按快门,捕捉丹顶鹤的起舞瞬间。
“正值观鸟旺季,有不少人专程从上海、广东等地赶来,周边的民宿、露营基地等供不应求,相关文创产品走俏热销。”扎龙生态旅游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8月以来,各地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型消费正在成为点燃内需的强劲引擎。
佛山的旧工厂摇身变为年轻人喜欢的“25H快乐智造厂”;贵阳路边音乐会持续火热;江苏围绕“苏超”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提振消费活动,用“一张球票”串联起文旅、商业、休闲等诸多场景……
8月16日,“苏超”迎来第9轮比赛。江苏南京吾悦广场的观赛“第二现场”因常州队“首胜”激起一片欢腾,汇聚老字号、潮牌、非遗手作和地道美食的百余个摊位前,人们排队打卡。
为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能量”和经济“增量”,江苏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围绕“苏超”,将推出1800余场提振消费活动,发放超1.4亿元消费券,带动超1.6万家商贸流通企业参与。同时,江苏将继续开展“第二现场”扩容、打造“苏品苏货超级购物车”。
【记者观察】向“新”挖潜,不断培育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将激发内需增长新动能,释放更大发展活力。
观察之三:人工智能展现发展潜力
8月8日,北京,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如约而至。在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区,协同工作的机器人引人驻足:一台机器人有条不紊地为展区通电并开展电力巡检,另一台精准完成流水线工业零部件分拣,还有一台灵活穿梭于不同区域转运物料。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技术官唐剑介绍,这套可规模化落地的工业场景打破了传统工业自动化“一机一岗、固定工序”的局限,推动机器人应用从单体智能向群体智能演进。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加速与制造业、服务业等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正在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深圳,无人机穿梭在智慧物流园区;在山东,菜农通过AI种菜机器人管理大棚;在合肥,智能语音系统服务全球用户……从“人工智能”到“人工智能+”,新业态正逐步形成。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对外发布,明确了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湖南长沙上线首条“机器人式潮汐车道”,“机器藏羚羊”出现在可可西里腹地,棉花打顶机器人在新疆上岗,机器人6S店在深圳开业……各地纷纷亮出真招实招,以“智”赋能,向“新”而行。
【记者观察】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依托完备的产业体系、庞大的市场规模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的美好愿景,正一步步从梦想变为现实。
观察之四:惠民生举措暖人心
这个暑期,重庆(沙坪坝)新就业群体党群服务中心的驿站,成了多名外卖骑手休息纳凉的好去处。外卖骑手小吴说,驿站功能很多,相当于一个“能量补给站”,在这里不仅可以休息饮水,还能加热饭菜,感觉很贴心。
民生无小事,细节见真情。国家疾控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个人养老金领取“降门槛”……8月以来,教育、健康、养老、就业等领域政策密集出台,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得到实惠。
《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日前对外公布,明确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约1200万人。
“政策来得太及时,缓解了不小的教育支出压力。”广西南宁罗女士说,她的孩子即将就读大班,能享受到政策红利很开心。
多地纷纷出台惠民生政策措施。西藏将新增投入资金约20亿元追加实施十件民生实事;内蒙古举办招聘会帮助洪涝受灾群众就业;河北衡水以工代赈助力民生改善……
在黑龙江,各具特色的老年助餐服务设施打通了老年人用餐的“最后一公里”;持续开展的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让老人“原居享老”更加安心。黑龙江省民政厅养老服务处处长李彦冰表示,以小切口撬动,转换机制促养老服务提质,黑龙江将着力破解养老服务卡点堵点,推行“服务跟着老人走”模式。
【记者观察】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各方要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
记者:潘德鑫、郭宇靖、郑可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