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8-18 07:43:47 来源: 中国文明网
立秋后清晨微凉的风刚让人舒了口气,正午的阳光又像烧红的铁板烫在背上。“秋老虎”持续发威,千万别让心火灼伤自己。如果你总感觉提不起劲、烦躁易怒、明明什么也没做却累到刷手机都觉得烦……昼夜温差很可能正在偷袭你的情绪防线。
情绪为何“易燃易爆”
人体的生物节律系统与大自然的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是相互适应的。当环境因素尤其是受到光照等外界因素改变时,人体也会出现情绪、睡眠调节异常等情况。
虽然已立秋,但高温、高湿度天气仍然持续,这种天气会阻碍汗液蒸发,使体感温度升高3℃至5℃。这时,人体的自主神经需加倍工作维持体温平衡,从而加重了身体负担,容易诱发心悸和烦闷等不适。
同时因为高温天气迫使人们减少外出,活动空间受限。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正常社交互动和户外运动,也造成了压抑的情绪无法得到及时宣泄,容易发展为抑郁状态。
提防季节性情感障碍
如您在特定季节出现情绪异常,有可能是季节性情感障碍。它是抑郁症的一个亚型,主要发生在一年中特定的时间,尤其是秋冬季。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出现在夏季,同一季节连续两年发作的人群应尤其予以重视。
其在症状表现上和普通抑郁症表现类似,会出现低落情绪、快感缺乏、无助无望、精力体力下降、烦躁焦虑情绪。但由于季节性情绪障碍生物节律紊乱的特征更明显,人们“睡眠—觉醒”模式的紊乱表现更突出,比如黑白颠倒或嗜睡。此外,主观感受能量不足,疲乏明显,白天活动量减少等表现更加明显。
季节性抑郁并不是抑郁症中较轻的类型,相反它具有更容易复发的特点。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应积极寻求专业帮助,系统专业的评估治疗有助于症状缓解、恢复功能、减少复发。
掌握情绪的“恒温术”
对于季节性情感障碍,光疗有一定优势。除此之外,可以从抗抑郁药物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等方面进行调节。
日常可以户外散步或调整工作环境以增加自然光线下的暴露,有规律进行有氧运动;避免睡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这些都有助于改善情绪症状;对于已经出现相关症状的朋友,建议寻找专业医生评估。
文/王丹(北京安定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