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7 13:17:12 来源: 华声在线
苏州被机场包围了。
11月24日,嘉兴南湖机场获得《运输机场使用许可证》,成为浙江省内第9个、全国第268个颁证的运输机场。
这座4E级(仅次于最高级的4F级机场)机场,是长三角首个、全国第二个专业性航空货运枢纽,还兼顾客运支线功能。
对苏州而言,这座几十公里外的新机场,相当于家门口多了个航空驿站,居民出行也添了新选择。
西北边有无锡苏南硕放机场,东接上海虹桥、浦东两大国际机场,如今南边再添嘉兴南湖机场,苏州的机场朋友圈持续扩容。
而苏州的被包围,只是长三角机场群上新潮的一个缩影。
2025年的长三角,新机场一个接一个。
7月18日,浙江丽水机场通航,浙西南结束无民航历史,把“江南秘境”接入航空网络。
11月12日,安徽亳州机场通航,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直飞35座国内城市。
年底预计还有新成员加入,蚌埠滕湖机场正在冲刺年底通航,届时将成为皖北地区重要的航空交通枢纽。
这还远没到终点。
被称为“上海第三机场”的南通新机场正在推进。2025年8月,沪苏南通新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未来长三角又将迎来一座最高等级的4F机场。
此外,2025年2月,南京宣布适时启用六合马鞍机场民用功能。
机场密集上新,长三角的空中通道越来越密。
中国民航局数据显示,2024年长三角机场群旅客吞吐量超2.8亿人次,远超京津冀机场群、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珠三角九市、成渝机场群。
机场密度,意味着发展速度。
一座座机场已超越单纯的交通节点属性,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机场周边衍生的临空经济区、物流产业园、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正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极。
如,亳州机场为亳州这座“世界中医药之都”架起通向全国、连接世界的“空中走廊”。
长三角的野心,远不止于数量领先,而是打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级机场群协同发展体系。2021年发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民航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到2025年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体系基本建成。
如,嘉兴南湖机场主打“客货并举、以货为主”的错位发展,补全了长三角航空货运的短板。
当上天入地、无缝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日益完善,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距离不断缩短,城市间的产业协作、资源共享也变得更加便捷高效,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也将持续提升。
未来,更多跑道启用,更多航线延伸,长三角的协同发展也将更进一步。苏州的被包围,恰恰是最好的注脚:城市群发展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打破边界、携手共赢。
(“三里河”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