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0 07:03:37 来源: 新华社
中新网韶关11月19日电 题:解码青年学子缘何选择粤北追梦
中新网记者 王坚
“我回到家乡,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一次主动的‘价值投资’。”谢立涛这位毕业于厦门大学的青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曾与无数同龄人一样,将目光锁定在一线城市。
然而,当谢立涛体验过早晚高峰地铁里人潮如沙丁鱼罐头的拥挤,当深夜回到出租屋只剩孤单的回响时,一个问题在他心中愈发清晰:我真正想要的“归属感”是什么?
答案,最终指向了家乡粤北韶关。召唤他的是下班后母亲做的那碗热气腾腾的汤面,更是那份能从容安家立业的踏实感。节约下来的大量通勤时间与生活成本,让他能更纯粹地聚焦于业务精进。谢立涛的选择代表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向外探索过世界,最终选择向内扎根,在广东广袤的热土上,找到了事业与生活的黄金平衡点。
如果说谢立涛的选择是“回归”,那么邓益家与黄玉婷的故事,则代表了“开拓”。她们的选择,少了乡愁的牵绊,多了几分“务实派”的远见。
来自福州大学的化学工艺硕士邓益家,渴望自己的专业知识能成为驱动项目前进的重要引擎,而非在庞大的人海里让个人价值被稀释。广东邦固研究院抛出的橄榄枝,恰好与她的“自我画像”重合。在这里,她迅速成为研发团队的核心参与者,感受到了被需要、被重视的价值感。而当地“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和触手可及的“松弛感”,则是这份理性选择之外的“惊喜盲盒”。
同样,厦门大学硕士黄玉婷选择奔赴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也是一场深思熟虑的“精准投放”。她渴望迅速扎根临床、积累疑难杂症处理经验。在这里,她获得了独立管床、参与专家会诊的宝贵机会,成长速度远超预期。而政府与医院提供的安家费让她毫无后顾之忧。工作之余,这座城市浓厚的人情味与“一小时风景圈”的便捷,更让她感受到一种被善意与烟火气包裹的幸福。
当植物学博士王云超的身影出现在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时,广东的人才故事便完成了最有力的一块拼图。这不再是青年初入职场的选择题,而是一位在长白山下深耕十载的资深科学家,在全国版图上,为自己的事业棋局落下的关键一子。
王云超的逻辑冷静而透彻。他认为,韶关身处经济第一大省,有着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之“势”;这里的企业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与雄厚资本的硬核之“能”;当然,最打动他的,则是当地政府与企业“发自内心的渴求与尊重”所营造的生态之“温”。
仅粤北韶关一地,截至今年10月底,已有13572名高校毕业生选择在此就业创业。从回归者、开拓者到顶尖专家,这些真实而鲜活的故事,共同构成了广东人才吸引力的完整画像。
广东的爱才之心,体现在各地人才政策的每一个细节里。从最高千万级别的团队工作经费,到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的个人补贴,诚意满满。这些“真金白银”的背后,是一种“你为广东作贡献,广东为你兜底”的庄严承诺。更重要的是,从“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到就医、出行的绿色通道,各地正在构建一个覆盖从求职、安居到发展的“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旨在让每一位奋斗者都能心无旁骛。
接下来,由教育部、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韶关市携手东莞市共同承办的“百万英才汇南粤”2025年N城联动秋季招聘活动还将于11月底在福州大学与厦门大学举行,广东正向更多的人才招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