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10 05:02:05 来源: 腾讯新闻
中新社广州11月9日电 题:开幕日评论:一份以体育为名的同心答卷
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邢翀
一湾潮起连三地。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9日在广州举行。这场史上首次由粤港澳共同承办的全运会,正映照三地在奔流不息的时代浪潮中,同心向远、同辟新航。
粤港澳山水相连,人文相亲。一句粤语、一份早茶,总能勾起乡情无数。珠江龙舟竞渡,维港醒狮腾舞,濠江拳风劲健,江海孕育岭南尚武之风,滋养勇立潮头之气。
从延续四十余载的“省港杯”足球赛,到共同推动帆船、潜水等现代海洋运动,再到如今在参赛规模、赛会组织等诸多领域创下纪录的粤港澳全运会……时至今日,岭南水韵与体育依然共潮而生,见证三地同心同缘。
十五运会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一届全运会,粤港澳均派出最大规模代表团参赛。由广东木棉花、香港紫荆花、澳门莲花交叠旋转而成的会徽“同心”盛放,开幕式上三地将同升国旗、同唱国歌,三地运动员代表团同时入场。全运盛会,三地同步同启。
事实上,香港回归后首次参加全国性体育大赛,便是在上海举行的第八届全运会。当时香港代表团入场时,内地观众如潮的掌声令人至今难忘。彼时多位香港体育界有识之士还曾设想与广东联办全运会。二十余年后,这一全运之梦以粤港澳联办的方式照进现实,成为大湾区“要大胆闯、大胆试,开出一条新路来”的生动写照。
全运会首次走进港澳,“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在赛场内外具象化:不是简单拆分赛区,而是三地取长补短、携手同进;无先例可循,以同频沟通、同心决策、同步执行实现规则对接;公路自行车赛一天跨三境,探索新模式为协同办赛与机制创新提供实践案例……
全运会交出的,是一份以体育为名的同心答卷。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之下,也面临着不同法律体系、关税体系如何协作的现实挑战。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应运而生,为三地一体化发展擘画蓝图。
此后,三地成功申办十五运会,赛事筹办成为这一顶层设计落地的鲜活样本,带动场馆升级,释放城市活力,助推制度创新。联办的不只是赛事,更是信任与默契;带来的不仅是经验,更是未来融合的范式。粤港澳路相通、城相融、心相连,有理由相信,全运会的“长尾效应”将延伸至更广领域、更深层次。
当前,广东正乘全面深化改革之帆驶向发展新天地,香港由治及兴的浪潮势不可挡,澳门正以多元发展的活水激活动能。这场盛会三地同题共答、同向而行,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将为大湾区建设注入动能,推动其继续破浪而行。
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当下,作为扩大开放的“行动派”,中国正为世界带来发展新机遇。全运会与改革开放先行地广东,以及“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港澳相遇,也给外界打开了观察中国的新窗口。
据主创团队介绍,开幕式将在体育馆内造“海”。世界来到新的十字路口,潮涌奔流,粤港澳同舟共济、无远弗届。当来自南海深处的“源火”点燃主火炬塔,“同心之火”不仅映照出中国体育新风貌,也将照亮粤港澳大湾区奋楫逐浪的新航程。(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