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1-29 02:10:26 来源: 北青网
中新网南宁11月28日电 (陈秋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28日提供的调研报告显示,平陆运河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截至11月21日,累计完成投资超630亿元(人民币,下同),占工程概算的85%以上;累计完成土石方开挖2.99亿立方米,占工程总量约95%。预计2026年底建成通航。
报告称,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成效初显。2024年,平陆运河经济带重点区域(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工业增加值3621.51亿元,占全区工业的比重为46.5%;打造了石化化工、有色金属、钢铁、机械装备、食品加工等临海沿江大工业;工业投资增长11.9%,高于全区平均水平10.2个百分点,引进了华谊、华友、中石油等一批龙头企业在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进出口制造基地。
高效衔接平陆运河的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21—2024年,得益于平陆运河工程的开工建设,广西水运工程投资呈现快速增长态势,4年增速分别为56.8%、29.4%、69.3%、5.7%。
报告指出,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和广西水上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水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水上交通运输综合服务能力仍待提升、水上交通运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仍需加快等。报告提出多项建议:
加快建设平陆运河江海联运作业区、水上综合服务区、江海直达船舶等配套硬件设施。加快建设北部湾港内河船舶专用航道,开展海船泊位适配内河船舶靠泊的专项研究与改造。
聚焦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加快完善水上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右江航运提升工程、红水河达标攻坚工程、大藤峡二线三线船闸、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桂江旺村船闸扩能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一批大型化、专业化、深水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全力破解航道等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难题,鼓励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在水运领域的应用试点,选取条件成熟、收益可期的港口码头、船闸等项目先行试点。
优化水上交通运输组织,推动水上交通运输降本提质增效。加快建设以平陆运河为核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江铁海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助力降低综合物流成本。切实优化加密内河和远洋集装箱航线网络,支持多式联运企业积极开辟货运量大、开行频次高、服务质量好的多式联运线路,依托平陆运河打造一批铁水(海)联运、江海联运、公水联运精品路线,引导支持大宗物资“公转铁”“公转水”。
持续推动水上交通运输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培育水上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推进航运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落实“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推进5G、北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水上交通运输领域广泛应用,加快建设智慧港口、智慧航道。(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