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8 06:50:53 来源: 南方周末
中国广袤的县域市场,正成为汽车服务行业竞速的新赛道。
日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罗兰贝格最新白皮书明确:2025年县城及以下市场洗车美容门店将迎来翻倍增长。当汽车后市场规模冲刺2万亿元、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0%,下沉市场不再是边缘战场,而是决定行业格局的增量池。
在这轮洗牌与重构中,早已布下重兵的独立汽后龙头途虎养车(下称“途虎”)显得成竹在胸。凭借多年锤炼的标准化服务、密集的线下网络和前瞻性的新能源布局,途虎构建的“体系力”正从行业标杆,进阶为中国连锁养车应对市场裂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下沉市场为啥“热得发烫”?需求、趋势都在“推波助澜”
县城养车赛道的火,从来不是一阵风,而是需求、行业、政策拧成的合力。
先看需求端的硬支撑:车子多了,好车也多了。截至2024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3.53亿辆,三四线及县域市场贡献了近60%的增量;更关键的是,县域汽车平均车龄突破5年,新能源车保有量年增120%,“洗车、美容、基础维保”的刚性需求集中爆发。有从业者表示:“以前县城车主只洗不护,现在贴车衣、做内饰清洁的越来越多,新能源车车主还会问‘电池还能跑多久’。”
再看行业端的倒逼:小门店扛不住了,连锁品牌才有机会。F6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很直白:2024年54%的单体汽修店进店台次负增长,13%的门店降幅超25%;反观连锁企业,靠集采优势、标准化服务,在配件正品率、价格透明度上降维打击。“县城夫妻店连轮胎真假都难辨,更别说修新能源车三电系统了。”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吴松泉一句话点透:下沉市场的“服务缺口”,就是连锁品牌的“黄金窗口”。
还有政策与趋势的加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把“下沉化”列为后市场四大主线之一,各地也在推汽车后服务规范化;更关键的是新能源车“脱保潮”——2025年底超300万辆新能源车出质保期,县城市场的“三电维修、电池检测”需求要井喷。此时的县城赛道,早已不是“蓝海”,而是“必争之地”,但能吃下这块蛋糕的,得有“真本事”。
汽后头部途虎的“护城河”:不是靠开店多,而是体系扎得深
在下沉市场的竞争里,途虎作为汽后头部企业能“先发制人”,靠的不是广撒网式开店,而是多年攒下的“体系力”——这既是抵御风险的“盾”,也是承接机遇的“矛”。
首先是完善的服务网,却不盲目扩张。截至2025年6月,途虎有7205家工场店,其中7045家是加盟店,覆盖320个地级市、1855个县,除港澳台外省级行政区全覆盖。更关键的是“精准度”:对乘用车保有量2万以上的县域,覆盖率达70%,相当于县城车主出门15公里内,大概率能找到一家途虎店。“我们不是啥地方都开,会先算当地汽车保有量、新能源车占比,确保开一家活一家。”途虎相关负责人的话,道破了“规模≠盲目”。
其次是抠细节的标准化,解决车主怕被坑的痛点。从“货”来看,轮胎、机油等核心品类全是品牌直供,和米其林、马牌签直采协议,配件可追溯,杜绝以次充好;从服务来看,“途虎八步”流程细到“拆轮胎拧多少圈螺丝”“施工后擦几遍车身”,车主还能通过APP远程看施工,“像盯外卖骑手位置一样安心”。更贴心的是AI匹配:输入车型,自动出保养方案,避免过度推销。
最后是硬核的人才与技术,让县城服务不缩水。途虎和135所院校建产教融合基地,每年培养超1200名新能源技师,目前4000多名技师接受过新能源车培训,1000多人有低压电工认证——这意味着,县城门店也能派出懂三电维修的技师。更厉害的是,途虎还参与了5项新能源汽车维修的国家级标准制定,比如《动力蓄电池维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成了行业技术标杆。
落地下沉:不是降维打击,而是接地气适配
有了体系力,更要会落地——途虎的聪明之处,在于不搞大城市模板照搬,而是针对县城特点精准调整,让标准化服务扎进县域土壤。
第一步是降低门槛,让加盟商愿意来、留得住。途虎推出“十亿补贴,万店同行”计划,直接补加盟费、管理费、房租;针对青年创业者,还联合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给资金、技术指导、运营支持。更贴心的是差异化政策:在县城开加盟店,补贴比例比地级市高15%,“口碑好店”再开新店还能免加盟费。
第二步是适配需求,让县城车主愿意来、信得过。针对“洗车美容需求旺”,途虎2024年把具备轻美容能力的门店扩到5700家,推出的窗膜、隐形车衣,价格比县城夫妻店低20%,还敢承诺“三年质保”;2024年单日轻美容订单峰值近12万单,是2023年的1.9倍。针对新能源车“脱保潮”,途虎推“电池包开箱维修”,换单个模组成本大幅降低,还上线“线上云检”,车主在家就能查电池健康度。
第三步是数字化赋能,让县城门店“跟得上大城市效率”。途虎开发的智能报价系统,自动算维修费用,避免漫天要价;“新店提升计划”给流量扶持、数字化营销,帮县城门店快速破圈。有途虎加盟店表示,以前夫妻店靠熟客,下雨天人就少;现在APP上有订单提醒,下雨天也能忙起来,上个月线上订单占了一半。”数字化不仅降成本,还让小县城的门店有了“大平台的底气”。
行业观察:途虎的“新范式”,给行业指了条什么路?
当独立汽后“一哥”途虎在县城市场“攻城略地”,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一家企业的增长——它给中国连锁养车行业趟出了一条“新范式”:以体系力为基,以下沉市场为增量,以生态共赢为目标。
这条“新范式”,首先破了“下沉市场不赚钱”的误区。2025年上半年,途虎净利润4.1亿元,同比增14.6%,证明“下沉+连锁”不是赔本赚吆喝,而是能做规模、能赚利润的好生意。
其次,它给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标准化模板”。很多连锁企业只做到招牌统一,没做到服务统一;而途虎的“供应链+服务+人才+数字化”全链条标准化,让“无论在北上广还是小县城,都能享到一样的服务”成为可能——这才是连锁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刘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