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赋能、育才兴教 侨胞归乡献力添彩家乡建设🦋

发布时间:2025-10-25 06:15:41 来源: 企业网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 (刘洋)近年来,海外侨胞常带着自身经验回到家乡,在产业升级、人才培育、文旅创新等领域支持家乡建设。

  前几日,“数字丝路·侨助出海”跨境电商公益培训班在浙江海宁开班,德国侨商杨耀忠携团队授课,讲述当前企业出海趋势以及跨境物流与海外仓模式,并解读国际市场合规路径与政策。这是杨耀忠今年第二次回乡开课,也带回更多海外营商资讯。

  杨耀忠是海宁人。几次回乡考察,他发现家乡的中小企业虽有出海意愿,却受困于资源缺失、运营技巧不足、法规和认证不明等难题。同时,全球经济形势波动与关税政策变动,也让企业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海宁侨联一直在推进‘侨助千企万品出海’行动,我恰好有相关经验可以出一份力。”杨耀忠说。他在海外创业时,曾因合作工厂延误订单亏掉大半资金,也曾遭遇税务争议,最终靠依法维权替公司赢回“清誉”。这些经历让他意识到企业本土化与合规经营的重要性,也体会到企业出海“单打独斗”的难处。

  杨耀忠和团队将创业过程中的“教训”融入教学,指导企业如何做资格认证、如何有效控制海外物流成本等,还根据学员背景和需求分设个人班和企业班。杨耀忠说,预计年底还将开设提高班,以公益方式助力家乡企业从“卖得出”向“卖得好”升级。

  在广东,广州软件学院江门校区于今年9月迎来首批新生。该校区主要发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三个工科领域。

  美国侨领梁冠军作为该校校董受访时表示,江门校区的学科设置是为了对接江门乃至整个珠三角西岸的产业需求,与重点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和数字技术与创意传媒的广州校区形成互补。

  为帮助学生快速融入就业市场,他与学校定期邀请企业工程师等入校开展企业项目实训、举办专业主题双选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通过拓展校企合作与侨界资源,加强专项经费支持和孵化平台建设等,鼓励学生创业。

  梁冠军说,治穷先治愚,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他计划进一步加强侨界资源与广东当地产业的合作对接,通过深化校企协同、优化人才培育模式,持续为大湾区发展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上海“C77”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网络直播产业运营、相关技能培训及直播带货创业孵化工作始终持续推进。

  “C77”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前身是一家造纸厂,上海崇明区侨联青年委员会理事陆颖华接手后,瞄准网络直播经济的发展热度,将其改造为如今的文化创意园区。

  陆颖华表示,酒香也怕巷子深。崇明有许多优质产品,但却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和销售渠道。为此,他借助直播形式发挥红人效应,将崇明绿色蔬菜等特色产品在线上推广,还依托华侨的“海外朋友圈”,在直播中向海外侨胞展示崇明糕的制作工艺、清水蟹的养殖过程,助力家乡优质产品走向世界。

  随着“航天热”兴起,陆颖华又在园区内拓展文旅业态,打造航空主题亲子研学活动。园区内不仅搭建客机模拟舱,请退役专业空乘进行讲解,还设立青少年无人机飞行训练基地。

  陆颖华说,未来他将在打造崇明IP产业园和度假村等领域不断探索,为家乡发展添彩。(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