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加快国际多式联运建设 织密“出海”通道🍖

发布时间:2025-09-04 05:29:40 来源: 金融界

  

  中新社武汉9月3日电 (记者 武一力)记者从湖北省政府新闻办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湖北作为长江“黄金水道”和南北大通道的中心枢纽,正加快“铁水公空”国际多式联运体系建设,织密“出海”通道。

  武汉铁路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窦慧东表示,近年来,中欧班列(武汉)、铁水联运等货运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形成了湖北深入亚欧大陆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网络,成为国内外贸企业进出口的重要运输通道。

  窦慧东介绍,中欧班列(武汉)运输的品类日益丰富,产自湖北的光电、机械制造、新能源汽车及汽配、光伏等产品通过班列可直达欧洲、中亚等地区。目前,中欧班列(武汉)开通58条稳定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20个城市和地区。

  此外,湖北13个港区实现铁水联运。随着今年“长江班列+汉亚直航”国际多式联运通道开通,来自四川的货物乘班列抵达武汉阳逻港,换乘货轮直抵日韩。阳逻港等铁水联运基地采取“直接报关、无需中转、一票出海”的方式,中转时间和成本大幅压缩。目前,阳逻港拥有超40条多式联运通道。

  亚洲首座专业货运机场——湖北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累计开通货运航线104条,1.5小时飞行圈覆盖中国90%主要经济体,8小时交通圈通达亚非欧美。日前,该机场空公转运的重要配套工程——燕矶长江大桥主缆架设完成。投用后,周边城市至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距离将大大缩短,更多货物可更快捷、低成本地发往全球。

  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智库联盟秘书长秦尊文认为,湖北虽不沿边、不靠海,却坐拥长江“黄金水道”、空中枢纽、高铁大动脉、高速大通道,发展多式联运优势突出。多式联运补充了单一运输方式短板,使得物流运输链条延长、成本降低,这将给中国中西部地区产品“出海”带来更多机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