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脚下怀黄路:“四好农村路”绘就怀柔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11-12 04:33:23 来源: 人民日报

  

  中新网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 吕少威)记者今天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力推进乡村公路路网里程不断增加、路网密度不断提高、辐射能力不断增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为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建设筑牢交通支撑,也通过“公路+特色产业”“公路+旅游”等发展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其中,北京市怀柔区怀黄路以“畅、安、舒、美”的建设成效,不仅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出行条件,更通过“交农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一条路带动一片产业,一条路激活一方山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黄金通道”。

图为北京市怀柔区怀黄路。北京市交通委供图

  打造京郊生态文化长廊

  “北京最北,怀柔最美。”近日,怀柔区推出8条特色骑行线路,涵盖环山、环湖、环城、沿河等多元景致,串联雁栖湖、慕田峪长城、红螺寺等标志性点位,怀黄路就是其中之一。

  怀黄路贯穿怀柔西部山区,全长36公里,东起跃进桥、西至黄花城,连接4个镇乡与30多个行政村,以风景秀美、文化悠长著称。它连接了著名的慕田峪长城、响水湖长城等历史遗迹,让古关口的千年故事触手可及,更串联起圣泉山禅意山水、栗花溪谷四季景致及薰衣草庄园、红螺湖荷花等多元景观,使沿线景区从“单点绽放”升级为“集群生辉”。

  文化底蕴更在沿途悄然流淌。《吕氏春秋》中“冀山之栗”所指的燕山板栗,在怀黄路周边孕育出成片种植园,部分百年栗园可追溯至明清,让怀柔“中国板栗之乡”的美誉有了鲜活载体。山水与人文的交融,为怀黄路注入了独特的灵魂。

  走出“路带产业”的共富之路

  “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核心是惠民兴村,怀黄路不仅是一条风景路,更是一条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

  怀黄路的民生价值,在于以公路为纽带激活“长城+乡村”的产业势能。怀黄路周边板栗产业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沿线10.7万亩板栗园,怀柔板栗通过怀黄路快速直达全国各地,年带动5000余户农户增收3000万元。道路两侧500米范围内分布23家标准化采摘园,可实现全季采摘,为农民增收年产值约1500万元,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

  更具京郊特色的是,公路串联起沿线260余家精品民宿,年接待游客77.2万人次,综合收入1.48亿元,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长城民宿集群”。其中,网红民宿打卡村北沟村,将乡村民居建设改造精品民宿,打造瓦厂酒店、三卅民宿等民宿品牌,年均接待中外游客6万人次,实现了从深山小村到“国际村”的蝶变。

  新兴业态在道路赋能下不断焕发活力,越来越多年轻人回乡创业,促进乡村咖啡馆、农事研学基地等休闲农业新业态蓬勃兴起。同时,怀黄路的精细管养模式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家门口”就业,构建起独具京味的“路通业兴、景美民富”共富模式。

图为北京市怀柔区怀黄路。北京市交通委供图

  铸就安全与美感兼具的通行标杆

  怀黄路的畅通与安全,源于精益求精的建设管护。怀柔公路分局依托沿线70%的森林覆盖率、93%的林木绿化率,将生态保护贯穿建设全过程,精养细管打造道路与自然共生的绿色长廊,实现“路在林中穿,人在画中游”。

  针对山区路况特点,及时修复破损路面、整治山体滑坡隐患,临水临崖路段增设波形钢板护栏,补植数万株苗木,筑牢安全防线;强化设施服务保障,创新设置彩色“慢行系统”与骑行驿站,既满足日常通勤的“快行需求”,又适配市民休闲的“慢行韵味”,实现安全、实用与美学的三重兼顾,彰显独特建设理念。

  “公路+农业+文旅”深度融合

  怀黄路的价值延伸,在于突破单一交通功能,构建打造交通、农业、文化、旅游四位一体融合发展的消费生态。

  在农村公路+农业方面,怀黄路沿线的餐饮、民宿集群、蔬果采摘与路侧农特市集形成独特的怀柔“烟火气”,吸引大量游客。农村公路+文化方面,道路沿线文创市集、非遗体验馆里,多彩琉璃、烙画葫芦、布艺扎染、陶艺制作等传统技艺吸引着众多的大小朋友,让文化遗产在道路沿线“动”起来。农村公路+旅游方面,怀黄路将世界闻名的慕田峪长城与闲适野趣的山水田园串珠成链,让“快旅慢游”成为可能,推动全域旅游从“一日游”向“沉浸式体验”升级。

  此外,怀黄路还持续探索“农村公路+”的外延,作为怀柔官方推荐的骑行道,实现了“骑行探幽处,咖啡暖旅途”的完美融合,成为京津冀市民休闲健身的热门之选;作为A1类赛事“怀柔长城马拉松”赛道之一,每年吸引5000名选手参赛,直接带动沿线餐饮、住宿及农特销售30余万元,形成“体育引流、产业变现”的良性循环,形成全方位、多元化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如今的怀黄路,既是“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交通纽带,更是路畅业兴、景美民富的振兴之路。它以“长城为魂、精细为基、融合为翼”的独特实践,诠释着“四好农村路”的深刻内涵,让“北京最北,怀柔最美”的名片愈发鲜亮,成为承载美好生活向往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

图为北京市怀柔区怀黄路。北京市交通委供图

  全市“美丽乡村路”创建超1500公里

  近年来,北京市持续深化“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实践,以“美丽乡村路”创建为重要抓手,累计创建370条1542公里,已占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近十分之一,评选出“最美乡村路”96条723公里,为首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积极支撑。

  创建工作中,一批优质线路脱颖而出,示范效应显著。密云区水库南线、延庆区松闫路入选“十大最美农村路”,房山区新泗路入选“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探寻长城世园冬奥山水之旅精品自驾路线、延庆妫川山水旅游公路分别入选全国“2024年十大最美自驾路”和“第一批旅游公路项目”。这些道路不仅实现了“畅安舒美”的通行体验,更串联起乡村特色产业、休闲旅游资源,为“百千工程”落地、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注入动能。

  北京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北京市专门成立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在交通领域持续完善“快进慢游”网络,让“美丽乡村路”成为串联城乡、激活乡村的“脉络”。下一步,北京将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深化“公路+”融合发展模式,助力乡村产业能级提升,力争到2027年将“美丽乡村路”总里程拓展至2000公里以上,为绘就美丽北京新画卷、推进首都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更坚实的交通保障。(完)

👹